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消夏词

标题包含
消夏词
南向轩窗一一开,修篁左右水潆洄;招凉不用频挥扇,自有薰风入座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向的窗户依次敞开,修长翠竹在左右两侧,流水蜿蜒曲折;想要纳凉不必频频挥舞扇子,因为自然微风已经徐徐而来。
去完善
释义
1. 南向:朝南的方向,此指房屋建筑朝南方。 2. 轩窗:古代的窗户。轩,高起的部分,用以纳凉。 3. 修篁:修长翠竹的雅称。篁,竹子。 4. 水潆洄:水流回旋貌。 5. 招凉:招致凉风,驱散炎热。 6. 频挥扇:频繁地挥舞扇子。 7. 薰风:南风,温暖的夏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消夏词》以自然景象为主,描绘了炎炎夏日里的一处幽静清凉的景致。首句“南向轩窗一一开”交代了所处环境的方位和状态,即朝南的窗户全部敞开,让阳光照入屋内,为下面的描写提供了光源。紧接着,诗人用“修篁左右水潆洄”来形容周围的环境,修长的竹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翠绿,水流在竹子的环绕下显得格外清澈。这三句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夏日图景。 然而,这还不足以驱散夏日的炎热,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到“招凉不用频挥扇,自有薰风入座来。”这里,“薰风”是指凉爽的风,诗人表示,不用频繁地挥动扇子来驱赶炎热,因为自有一种凉爽的风会自然而然地吹进屋子里,让人感受到舒适的凉意。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在自然与心灵的双重清凉中寻求慰藉的心境,也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消夏词》是清代诗人王松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景色和表达隐逸之志的诗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 在道光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朝廷内外矛盾重重,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此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远离世俗纷扰,寻求精神寄托。王松作为其中的一员,对现实深感失望,希望通过隐居生活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他在诗中表达了远离尘世纷扰、归隐田园的愿望,以及对于美好自然的向往。 王松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他曾担任过朝廷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作品以描绘田园风光、表达隐逸之志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