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留题叠溪隐处 其一
乱后回来逸趣违,人民犹是事全非!消忧勉践登临约,如此江山欲忘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战乱之后回到故乡,发现原本熟悉的氛围已经不再熟悉。人们依然忙碌,但事物却已全然改变。为了消除忧虑,我决定履行之前与友人一起登山游览的约定。如此美丽的江山让我陶醉,甚至忘记了回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乱后:指战乱或动乱之后。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在战争或其他动乱过后回到故乡。
2. 逸趣违:指悠闲的兴致受到损害。
3. 人民犹是:人民依然如故,意指百姓的生活并未因战乱而有所改变。
4. 事全非:指世事变化无常,与原来的情况大不相同。
5. 消忧:消除忧愁,这里的消忧可能是指通过游山玩水来缓解心中的烦恼。
6. 勉践:勉强去实践或尝试。
7. 登临约:登山游览的约定。
8. 江山:代指祖国的山河,也暗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
9. 忘归:忘记返回,形容沉迷于山水之间,流连忘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冬日留题叠溪隐处 其一》是诗人王松在战乱后回到家乡时的感怀之作。诗人以“乱后回来逸趣违”开篇,表达了对战乱结束后回乡的感慨和无奈。这里,“逸趣违”指的是诗人在战乱前所向往的那种宁静、安逸的生活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战乱的创伤和对家乡的忧虑。这种情感在“人民犹是事全非!”一句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接下来,诗人通过“消忧勉践登临约”来表达自己为了消除忧愁而勉强去登山临水的心情。这里的“消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消解忧愁,而是诗人暂时将内心的忧虑暂时抛到一边,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勉践”一词则表达了诗人这种心情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诗人以“如此江山欲忘归!”收束全诗,表达出在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面前,诗人忘却了烦恼,甚至产生了流连忘返的情绪。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自身情感的宣泄。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乡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战乱后的忧虑和感慨,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日留题叠溪隐处 其一》是南宋诗人王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
在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朽,社会动荡。然而,这一时期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们多寄情山水,抒发胸臆。王松作为南宋著名的文人,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抒发其内心情怀。
在这首诗中,王松描述了冬日叠溪隐处的景象,表达了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厌倦。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情感诉求,以及他在那个特殊时期所面临的困境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