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书感
好梦惊回月满庭,朔风凛冽一灯青;至今夜半涛声起,犹作当年战鼓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妙的梦境被月光惊醒,庭院中洒满了月光,寒风刺骨,一盏孤灯在夜色中发出微弱的光芒。今夜又是半夜时分,海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仿佛还能听到当年战场上的战鼓声声。
去完善
释义
1. 朔风:指北风,也指寒风。
2. 凛冽:寒冷刺骨。
3. 涛声:指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4. 战鼓:古代战争中用来鼓舞士气的鼓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松的一首描绘冬日夜晚情景的抒情诗。首句“好梦惊回月满庭”描述了作者被美丽的月光唤醒,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和美好梦境,表现出一种失落和惆怅的情绪。接着的“朔风凛冽一灯青”则通过寒冷的北风和昏暗的油灯描绘出夜晚严寒且孤独的氛围。
然后“至今夜半涛声起”一句将场景转向海岸边,表达了诗人对海浪涛声的回忆和对昔日时光的怀念。而最后一句“犹作当年战鼓听”则是诗人以敏锐的感知力,把涛声比作当年的战鼓,使得诗歌的画面更加生动有力。全诗通过对夜景、寒风、涛声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怀旧之情和伤感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夜书感》是南宋诗人王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夜时分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当时金兵南侵,中原地区战火纷飞,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民生疾苦。
人生际遇:王松在南宋时期担任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的腐朽和金人的侵略,辞官归隐。他回到家乡后,过着清贫的生活,以诗书自娱。这首《冬夜书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时代背景: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北方的金人不断南侵,中原地区战火纷飞。文人墨客多悲叹时局,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种背景下,王松创作了这首抒发思乡之情的《冬夜书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