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答友
栖迟难舍旧家乡,耻学时流为口忙。笔墨犬儿痴肖我,裁缝虎女喜随娘。闭门种菜云同懒,隙地栽花梦亦香。不是相怜为同病,岂轻许到辋川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里生活已久难以割舍熟悉的家乡,不愿像一些人为争辩而舌灿莲花。有勤奋学习的儿子和热爱缝纫的女儿陪伴左右,家人间的亲昵让我感受到幸福和温暖。闲暇时闭门种个菜感到安闲自在,在角落种植花卉让梦境也变得甜美。并非因为我们的命运相似而互相怜爱,又怎会轻易许诺来到这如同人间仙境的地方呢!
去完善
释义
1. 栖迟:游息,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 时流:即世俗之辈。
3. 口忙:口舌的忙碌,比喻为了生活而奔波。
4. 犬儿:小狗,这里是作者对自己的谦称。
5. 肖我:模仿我,这里指画画。
6. 虎女:指凶悍的妻子。
7. 随娘:跟随母亲,这里指学习针线活。
8. 种菜:指耕种自己的菜园子。
9. 隙地:空闲的土地。
10. 栽花:种植花卉。
11. 辋川庄:唐代诗人杜甫在四川的一处庄园,这里代指田园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家居答友》中,王松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留恋和眷恋之情。诗歌开篇便提到“栖迟难舍旧家乡”,表达出诗人对于家乡的难以割舍的情感。接下来的两句“耻学时流为口忙。笔墨犬儿痴肖我,裁缝虎女喜随娘”则是对自己生活和家庭状况的描述,诗人以“犬儿”、“虎女”自嘲,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他在农村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紧接着,诗人用“闭门种菜云同懒,隙地栽花梦亦香”两句描绘了自己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景:他闭门种菜园,闲暇之余还培育花草,这使他感到满足和幸福。最后,诗人借“不是相怜为同病,岂轻许到辋川庄!”表明了自己的心境:并非因为与友人有着相似的经历而互相怜悯,而是他们的理想生活方式彼此相似,使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这首诗通过朴实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家居答友》这首诗出自清朝诗人王松之手,创作于鸦片战争之后的咸丰年间(1851-1861年)。
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又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在这特殊时期,诗人的心境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诗人王松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然而,他在科举道路上却屡屡受挫,直至晚年才考取功名。此外,他还曾投身军旅,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王松创作了这首《家居答友》,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他通过对故乡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和期望,传达了身在异乡、心系祖国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