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遣悲怀 其五

标题包含
遣悲怀 其五
枉作儒家妇,诔词愧少文。有知应鉴我,何事不思君。儿女遗婚嫁,姑嫜奉晓昏。承欢翻羡汝,怅望海东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遣悲怀 其五》是清朝诗人王松创作的一首悼亡诗。以下是对该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枉作儒家妇:意为空有儒士之妻的名分,但实际上并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与待遇。这里作者暗含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2. 诔词:指哀悼死者的文字。愧少文:指自己写得不够好,意指表达不了内心的悲伤。 3. 有知应鉴我:这里的“有知”指的是有灵性的万物。鉴:映照,观察。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自己内心的悲痛能够被世间万物所理解。 4. 何事不思君:意为为什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曾忘记过亡夫。 5. 儿女遗婚嫁:指孩子们都长大了,要为他们操办婚姻大事。 6. 姑嫜:对公婆的称呼。奉晓昏:即侍奉左右,早晚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7. 承欢翻羡汝:承欢,意指尽孝让父母欢喜。翻羡汝,表示现在已无法做到这些,反而羡慕那些能够尽孝的人。 8. 怅望海东云:怅望,失意地观看。海东云,指大海东边的云彩,这里用来形容远方的事物,寓意对远方的怀念和对逝者无尽的哀思。
去完善
赏析
《遣悲怀 其五》是清朝诗人王松创作的一首表达悲伤情感的诗歌。这首诗歌通过描述诗人的妻子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所受到的种种束缚和苦难,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先,诗人用“枉作儒家妇”来形容自己的妻子,表明她在儒家的礼教束缚下度过了一生。“诔词愧少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用优美的文字来悼念亡妻的愧疚之情。 接着,诗人以“有知应鉴我,何事不思君”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句诗句的意思是,如果有知之人在天上看到这一切,应该能理解我对你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鉴我”表示对天意的感悟,而“何事不思君”则表现出诗人对妻子的无尽哀思。 随后,诗人描述了妻子在生活中的艰辛:“儿女遗婚嫁,姑嫜奉晓昏。”这两句诗句意味着妻子在家庭中既要照顾子女的婚姻大事,又要侍奉公婆,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忙碌中度过。 最后,诗人用“承欢翻羡汝,怅望海东云”来表达对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里,诗人想象妻子在天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自己却只能在人间承受失去她的痛苦。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遣悲怀 其五》是清朝诗人王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正值我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时期。诗人王松曾担任刑部主事,后因触犯权贵被罢官,流寓江南一带。 在这一时期,清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场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王松作为一位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诗人,对这些现象深感痛心。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 《遣悲怀 其五》正是王松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他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艰辛和悲剧命运。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