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哭林若村观察

标题包含
哭林若村观察
哭君不独在私情,顿失枌乡一老成!棺未盖时还望活,梦当酣处尚疑生。病因忧国筹防海,人念倾家助守城。犹忆追陪公宴罢,西窗话雨到天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悲伤君之离去不仅关乎个人情感,我们失去了故乡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棺木尚未封盖的时候仍存一线生机,在梦中酣睡时分仿佛觉得您还在世。您的病因担忧国家的海洋防线而忧虑重重,人们怀念您倾家荡产守护家园的精神。还记得与您共同参加宴会后的畅谈,我们在西窗下谈论着连绵不绝的雨直到天明。
去完善
释义
1. 哭:哀悼; 2. 观察:清代对道员的尊称; 3. 不独:不仅; 4. 私情:私人感情; 5. 顿:突然; 6. 枌乡:故乡; 7. 老成:年高有德的人; 8. 盖:遮盖; 9. 酣处:尽情的时候; 10. 疑生:怀疑是否真的死去; 11. 病:病因; 12. 忧国:担忧国家大事; 13. 筹防海:筹划海防事务; 14. 人念:人们的心情; 15. 倾家:耗尽家财; 16. 助守城:帮助防守城市; 17. 犹忆:还记得; 18. 追陪:陪伴; 19. 公宴:公开宴会; 20. 罢:结束; 21. 西窗:西边的窗户; 22. 话雨:谈论雨水的事情; 23. 天明:天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哭林若村观察》是清代诗人王松悼念友人林则徐的一首悼亡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失去这位挚友的悲痛之情,同时也高度赞扬了林则徐的人格品质和政治抱负。 首先,诗人以“哭君不独在私情”开篇,表明自己对友人的哀悼不仅仅是出于私人感情,更是因为林则徐的离世使得国家失去了宝贵的人才。接下来的“顿失枌乡一老成”则强调了这一点,诗人痛心疾首地表示:一夜之间,家乡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就这么离去了。 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得知林则徐病逝后的心情:一方面希望这只是误传,希望友人还能复活;另一方面又在梦中怀疑是否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于失去友人的难以置信和无法接受的心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林则徐的死因:忧虑国家安危,致力于海防建设。这表现出了林则徐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紧接着,诗人又提到众人怀念他倾尽家财支持守城的义举,进一步展现了林则徐的高尚品质和社会影响力。 最后,诗人回忆了与林则徐共同参加公宴的情景,在西窗下谈论国事直到天明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这一部分既是诗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他表达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去的悲痛,也有对友人一生事迹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悼亡之作,更是一部颂扬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赞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林若村观察》是清朝著名诗人王松为悼念好友林若村而创作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值清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 在这个时期,王松和林若村都是翰林院的官员。林若村因其卓越的才华和品行受到朝廷的赏识,被任命为观察使。然而,好景不长,林若村在任期间因病去世,使得王松悲痛万分,写下了这首诗歌。 诗中,王松表达了失去挚友的哀痛之情,同时也通过回忆与林若村的过往,表达了对故人深深的怀念。此外,他还通过描绘林若村的才华、品性和成就,突显了林若村的崇高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