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四
愿结同心到白头,岂知故剑更难求!可怜碧海青天夜,独卧空房对女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希望共同走到白发苍苍,谁知旧爱却难以重拾!令人同情的是那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卧在空荡荡的房间面对天上的牛郎织女星。
去完善
释义
1. "愿结同心到白头":这句意思是希望两个人可以相守到老,白头偕老。这里的“白头”就是老年人头发变白的现象,象征着长久的生活在一起。
2. "岂知故剑更难求":这句话的意思是哪里知道找寻故剑更加困难。其中,“故剑”是一种比喻,用以表示曾经的承诺或者失去的东西,这里可能指的是与妻子的恩爱生活。
3. "可怜碧海青天夜":这句诗形容了孤独的夜晚,"碧海青天"是蓝色的大海和明亮的天空,形象地描绘出广阔无边的景象,更加强了孤独的情绪。
4. "独卧空房对女牛":这句是说独自一人躺在床上,面对着银河中的女牛二星,即牵牛星和织女星,这两颗星星在夏季的晚上可以在天顶附近看到,被人们用来象征离别和相思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已故妻子深沉的怀念之情。前两句“愿结同心到白头,岂知故剑更难求”,通过对比昔日的心愿和现实的悲剧,传达出诗人心中深深的痛楚。诗人曾希望能与爱人共度一生,白发苍苍,却没想到命运弄人,故剑难寻。后两句“可怜碧海青天夜,独卧空房对女牛”则通过描绘诗人在漫漫长夜的孤寂,表现了对亡妻的无尽哀思。诗人将情感投射到浩渺的宇宙、星空之中,表现出一种深沉而苍茫的悲伤。整首诗情感浓烈,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四》,是由明朝诗人王松创作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此时,明朝正处于中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王松,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屡试不第,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致力于诗文的创作和研究。他曾经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与他们共同探讨文学和人生哲理。
这首诗是王松为其逝去的妻子陈孺人所作的悼亡诗之一。在嘉靖年间,王松与妻子陈孺人生活在一起,两人感情深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陈孺人突然离世,令王松悲痛欲绝。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组悼念亡妻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