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题菽园师星洲选诗图
不独开荒得第先,更将著述冠群贤。文章有幸皆登选,风雅多师尽附传。闻见四朝成史笔,起衰八代亦诗仙。愿公复握娲皇石,遍补中华缺陷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只最先开辟新领域独占鳌头,更将著作成就引领众人之先。你的文字有幸都被选中,风度和雅致得以传承给众人。听说你在四个朝代的见闻都成为了历史的一笔,振兴了衰落的时代,如诗仙一般。希望你能再次掌握娲皇神石,去弥补中国的不足和缺陷。
去完善
释义
1. 开荒:比喻在学术上开创新局面。
2. 著述:指编写或编纂的著作。
3. 冠群贤:成为众人中的佼佼者。
4. 有幸:受到宠幸,这里表示作品被选中。
5. 风雅:这里指诗歌的风雅。
6. 四朝:可能是指清朝的四朝皇帝。
7. 起衰:使衰落的事物复兴。
8. 八代:这里可能指唐朝的八个流派诗人。
9. 史笔:记载历史的文笔。
10. 诗仙:对优秀诗人的赞美之词。
11. 愿公:表达对对方的敬爱之情。
12. 娲皇石:女娲补天的石头,这里象征创造力。
13. 遍补:全面补充。
14. 中华:中国的古称。
15. 缺陷天:比喻有缺陷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又题菽园师星洲选诗图”,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选集的期许与敬意。首句通过描绘创作的开荒精神,表现了在文学领域中先行者的勇毅。第二句强调着诗人及其作品具有广泛的传播力。接下来的两句赞美入选作品的优点和价值,以及对作者的敬仰。第五、六句则传达了诗人关心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热情,并肯定了其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地位。最后两句则寄寓了诗人对所有优秀作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热切期望。整体来看,诗人以充满感情的笔触,表达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对文化事业的赤诚奉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朝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外患内忧交织困扰着中华民族。在此背景下,晚清诗人王松(1865-1908)心怀忧国忧民之情,写下了这首《又题菽园师星洲选诗图》。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值戊戌变法时期,国家政治改革与民族危亡的浪潮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在这个特殊时期,王松个人命运多舛,生活困顿。他曾担任县令,但因廉洁奉公,不避权贵,被贬谪到星洲(今新加坡)。流寓海外的日子,王松未尝有一日放弃对家国命运的关怀。他先后创作了《梦游上海歌》、《长城词》等诗篇,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在王松生活的时代,清政府内外交困,列强势力纷纷入侵中国,割地赔款,生灵涂炭。与此同时,国内民众自发地进行各种抗争和改革,尝试挽救国家命运。作为诗人,王松痛心疾首于国家的沉沦,通过诗歌唤起民众觉醒,为挽救祖国命运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