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兴
披衣静坐数鸡鸣,知有新诗枕上成。往事追思如昨日,故人入梦若平生。九秋落叶功名薄,万里浮云富贵轻。满腹牢骚何处写,斯民水火总关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穿起衣服安静地坐着聆听报晓的公鸡,我知道这是新的诗篇在枕头上诞生。回忆过去的日子如同就在昨天,故人在梦中依然和平常一样。秋天的落叶预示着功名的短暂,万里的浮云象征富贵的微不足道。满怀的牢骚要向何处倾诉,百姓的苦难和渴望始终牵挂在我的心间。
去完善
释义
1. 书兴:写作的兴致。
2. 王松:清朝诗人。
3. 披衣:穿衣。
4. 静坐:安静的坐着。
5. 数鸡鸣:计算着鸡叫的时间,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6. 新诗:新的诗篇或诗句。
7. 枕上成:在枕头上完成。
8. 往事:过去的事情。
9. 追思:回想过去的事。
10. 如昨日: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11. 故人:老朋友。
12. 入梦:进入梦境。
13. 若平生:像平常一样。
14. 九秋:秋天的第九个节气,这里指深秋。
15. 落叶:落叶的树木。
16. 功名薄:功名利禄看得淡薄。
17. 万里浮云:远在天边的浮云,形容遥远的地方。
18. 富贵轻:富贵不重要,看得很轻。
19. 牢骚:烦闷不满的情绪。
20. 斯民:这些人。
21. 水火: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
22. 总关情:总是关心。
去完善
赏析
《书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思绪与感慨之情。首联以“披衣静坐数鸡鸣”开篇,展现诗人清晨静坐、聆听鸡鸣的场景,暗示出诗人心无旁鹜的清静心境。接着的“知有新诗枕上成”则揭示了诗人在这种状态下灵感迸发,思如泉涌,挥笔成诗。
颔联“往事追思如昨日,故人入梦若平生”则为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故人的怀念。虽然时间已经逝去,但对往事的记忆仍然清晰犹如昨日;而在梦中见到故人时,那种亲切的感觉仿佛他们还活着一样。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九秋落叶功名薄,万里浮云富贵轻”两句话,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表白。秋天落叶预示着功名的虚无,而万里浮云则象征富贵的飘渺。这表明诗人看淡世俗功名,超然物外的心态。
尾联“满腹牢骚何处写,斯民水火总关情”中,“满腹牢骚”抒发了诗人胸中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关注民生疾苦,心怀百姓,发出了关切的声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不公却无处倾诉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兴》是清代诗人王松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清朝道光年间(约公元1821-1850年)。
此时正是清朝晚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不断。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在此时期,王松作为一名士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诗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王松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不得不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如《过泷冈题壁》、《登鹳雀楼》等诗篇中也有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