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一
满天风雨夜萧萧,愁坐空床叹寂寥。一卷离骚三致意,幽魂渺渺莫能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满是凄风苦雨,令人悲叹的夜晚,我独坐在空荡荡的床上,感叹着寂寞和孤独。手中翻动着《离骚》这卷书,一次又一次地表达我对屈原的敬意,但他的灵魂如此虚无缥缈,无法召唤回来啊!
去完善
释义
1. 满天:指整个天空,形容雨势大。 2. 风雨夜:指狂风暴雨的夜晚,此场景渲染了哀伤的氛围。 3. 萧萧:风声;风声凄清。 4. 愁坐:心情愁苦地坐着。 5. 空床:空置的床铺,暗示独居。 6. 寂寥:孤独无伴,生活空虚。 7. 一卷离骚:一本《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以诗的形式倾诉自己的哀愁与理想。 8. 三致意:多次表达出哀伤之情。 9. 幽魂:这里指逝去的妻子。 10. 渺渺:形容幽魂虚无缥缈,难以找寻。 11. 莫能招:无法招来或找到逝去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悼念逝去的妻子的情感。开篇的“满天风雨夜萧萧”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凄风苦雨的沉重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痛。接着,“愁坐空床叹寂寥”表达出诗人在妻子离世后的空虚和孤独之感。随后,“一卷离骚三致意”表明诗人通过阅读《离骚》来表达对亡妻的哀思之情。最后一句“幽魂渺渺莫能招”则传达了尽管诗人试图通过诗歌唤起亡妻的灵魂,却无奈无法做到的悲哀。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展现出了诗人的才情与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一》,是清朝诗人王松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可推测在清朝中期以后。在这首诗里,王松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哀思和怀念之情。 王松生活在清朝中晚期,这个时期正是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国家衰败的时期。他在诗歌中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也是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共同的心声。他与妻子陈孺人的感情深厚,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共度风雨。然而,世事难料,陈孺人不幸离世,给王松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在此背景下,王松怀着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作。他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妻子的赞美,表达了失去伴侣的痛苦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无奈。这种情感在他的诗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悼亡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