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水田广文
十日晴无一日阴,今年青帝爱人深。看花不离杯中物,谀墓羞藏箧底金。经世有才长落拓,感年无病也呻吟!何时得遂澄清志,独立苍茫耗壮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天的晴朗天气里没有一天阴天,今年春天的神灵对我们的关爱真是深厚。欣赏花朵的同时也不忘品饮杯中之物,为颂扬死者而写的碑文却羞于藏入箱底换金钱。世间的有才之人常感到落拓不羁,在感叹年龄和时光的同时也会发出无奈的呻吟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澄清之志,在这苍茫世界独立前行,不再耗费我的壮志雄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这里借指春天。
2. 谀墓:指为了谋利而对死者的颂扬。
3. 箧底金:指隐藏起来的财富。
4. 经世:治理国家,济世安民。
5. 落拓:穷困失意的样子。
6. 感年:感叹年华易逝。
7. 澄清志:指实现政治抱负,使政局清明的愿望。
8.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开篇两句“十日晴无一日阴,今年青帝爱人深”描绘了春天阳光普照、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暗示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期盼。接下来,“看花不离杯中物,谀墓羞藏箧底金”则讽刺了当时的官场腐败和社会陋习,表达了对正直、廉洁的追求。诗中的“经世有才长落拓,感年无病也呻吟”揭示出诗人在现实中感到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哀,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最后,诗人发出了“何时得遂澄清志,独立苍茫耗壮心?”的感叹,表达了他希望能有一天实现理想、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美景来寄托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同时通过对现实不满情绪的宣泄,展示了诗人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吴水田广文》是清朝诗人王松的作品,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农民起义和城市动乱时有发生。清朝政府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推广科举制度等。
王松(1759-1842年),字汉槎,江苏太仓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喜欢文学和绘画,擅长诗词歌赋。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赞赏。
在乾隆年间,王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脱颖而出。他在家乡教书为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江南各地,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和吴水田广文》这首诗,就是王松在和友人吴水田交流时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