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襄阳怀古

标题包含
襄阳怀古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 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 辽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 踏尽山上士,山腰为之平。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 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 今人固已远,谁识前辈情。 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 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 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 成功本无敌,好誉真儒生。 自从三子亡,草中无豪英。 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在襄阳郊外闲逛,山间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 如何才能洗净我的胸怀呢?唯有享受这清澈的汉水的宁静。 岘山的道路广阔无边,千百年来有几个人曾经走过。 我爬遍了山上的每个角落,使得山腰都变平坦了。 途中遇到了堕泪碣,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 询问羊叔子有何特别之处,他和诸葛孔明的区别在哪里。 如今的人们已经离他们很远,谁能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呢。 走到万山之下,潭水环绕着这片土地。 潭水深得看不见底,里面还有杜预的碑文。 潭水竟然没有被耗尽,后世自然会有知道的。 成功原本就是无人能敌的,好的声誉才是一个儒生的真正价值。 自从那三位英雄离世之后,草原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英豪。 姑且登上岘山之巅,泪水如汉水流逝。
去完善
释义
《襄阳怀古》苏洵 1.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文化名城。 2. 野:田野。 3. 山色:此处代指岘山。 4. 怀抱:心中的情感或志向。 5. 悠哉:形容心情畅快。 6. 汉水:长江最长的支流,源于陕西省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注入长江。 7. 辽辽:遥远的样子。 8. 岘山:又称岘首山,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东南,居荆山山脉东南隅。 9. 千载:千年。 10. 行人:行走之人。 11. 踏尽:踩遍。 12. 山上士:指隐居山林的高人雅士。 13. 堕泪碣:古碑名。纪念羊祜的德政而建立的纪念碑。 14. 借问:请问。 15. 羊叔子:即羊祜,字叔子,西晋时期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16. 葛孔明:即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17. 固已:已经。 18. 前辈情:指羊祜治理襄阳时爱民如子的情怀。 19. 朅来:来到。 20. 万山:指万山潭。 21. 潭水:此处的潭水是指南漳县的堕泪碑潭。 22. 杜预铭:指杜预的石碑。 23. 后世:后代。 24. 好誉:喜欢名誉。 25. 真儒生:真正的读书人。 26. 三子:指的是羊祜、诸葛亮和王粲。 27. 草中:指社会中。 28. 无豪英:没有杰出的人才。 29. 泪与汉流倾:形容泪水像汉水流淌一样倾泻而出。
去完善
赏析
《襄阳怀古》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一首描绘襄阳风光和怀古伤今的诗歌。这首诗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主要写作者在襄阳田野中所见所感,以及表达自己对汉水的赞美;后十句则通过对岘山、羊叔子祠等历史遗迹的探访,表达对历史人物事迹的感慨以及对当代豪英缺失的忧虑。 诗的前半部分以“我行襄阳野”开篇,表达了诗人行走于襄阳乡野的感受。接下来通过描绘山的壮丽景色和清澈的汉水,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探访岘山为契机,描绘了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秀美,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今的人们已经远离了先贤的精神,豪英也已消失在草丛之中。最后两句“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更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伤和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襄阳怀古》是北宋著名文人苏洵的一首描绘古人英魂的壮丽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1067年,正值苏洵五十九岁的暮年时期。这一阶段,他历经宦海浮沉,深感世态炎凉,故而在作品中体现出对古人的深深敬仰之情。 在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的北宋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经济逐渐繁荣,文化艺术领域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词人和学者。在此背景下,士人阶层尤其关注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受此影响,苏洵将古代英勇豪杰的精神品质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源泉,由此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怀古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