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
夕阳西欲没,宛转山气昏。
独逝颇无累,时欣暗经林。
栖鸟未稳集,归马无奔声。
恍忽自得意,兴来谁与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即将落山,山间气息逐渐昏暗。
独自离去并无负担,不时在密林中暗自欣喜。
栖息的鸟儿尚未安顿下来,回归的马匹没有疾驰的声音。
仿佛有些自得,兴致来了却找不到人分享。
去完善
释义
《晚归》吴沆:这是一首描绘傍晚归途的诗。吴沆是南宋诗人,字澄之,居霅川(今浙江湖州)。
1. 夕阳西欲没:夕阳即将落下的景象,表示天色渐晚。
2. 宛转山气昏:宛转,形容山脉曲折。山气昏,指暮色中的山林景象。
3. 独逝颇无累:独自前行,没有拖累。
4. 时欣暗经林:不时在黑暗中穿越树林,感到愉悦。
5. 栖鸟未稳集:栖息的鸟儿还没有安定下来。
6. 归马无奔声:回归的马匹没有急促的脚步声。
7. 恍忽自得意:恍惚之间,自我感觉良好。
8. 兴来谁与言:兴致高涨时,却不知与谁分享。
去完善
赏析
《晚归》是南宋诗人吴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归来的情景。首联“夕阳西欲没,宛转山气昏”描绘出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山气逐渐变得昏暗,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颔联“独逝颇无累,时欣暗经林”表达了诗人独自行走时的轻松愉悦,他在黑暗中穿过树林,享受着这种寂静的时刻。颈联“栖鸟未稳集,归马无奔声”进一步描绘了夜幕降临的景象,鸟儿尚未归巢,马儿没有奔跑的声音,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尾联“恍忽自得意,兴来谁与言”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自在自得,兴致来时却无人分享,流露出孤独的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傍晚归途的美景,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及孤独的处境,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归》是宋代诗人吴沆的一首五言绝句,描述了诗人在夜幕降临之时,在茫茫夜色中归家的情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末元初,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而诗人吴沆则历经世事沧桑,体验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在这个时期,政治腐败、外族入侵、民不聊生,整个时代都处于一种风雨飘摇的状态。诗人吴沆因社会的剧变,曾在朝堂任职,又因战乱流亡他乡,饱尝颠沛流离之苦。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晚归》这首诗正是诗人吴沆在经历过人生的坎坷后,以平静的心态描绘出的画面。通过对夜幕降临,回家途中的景物描绘,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担忧。在这首诗的背后,蕴含着诗人吴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