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山(一作沧浩诗,题云留别嘉兴知己)
一坐西林寺,从来未下山。不因寻长者,无事到人间。
宿雨愁为客,寒花笑未还。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坐在西林寺,从未下山去。不是因为寻找长者,而是出于好奇来到这个世上。
昨晚的雨令人感到忧郁如同远方的客人,寒冷的花朵似乎还在微笑并未完全凋谢。我只能怀念旧时的山月,而童子们却在闲暇时念念有词地读着经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林寺:即指位于浙江嘉兴的西林寺,位于山中,表示远离世俗纷扰。
2. 长者:在这里指的是隐士或者修为较高的僧人。
3. 宿雨:指连绵的阴雨天气。
4. 寒花:指寒冷的冬天里的花朵,在这里可能是指梅、竹等冬季生长的植物。
5. 旧山月:指皎然自己家乡的月亮,这里表达了思乡之情。
6. 童子:对寺庙中小僧的尊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了禅意和哲理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以“一坐西林寺,从来未下山”开篇,描述了自己在山林之中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不因寻长者,无事到人间”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生活态度,表明自己并非因为寻找长者的指点才来到人间,而是因为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诗人在“宿雨愁为客,寒花笑未还”中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深深感慨。宿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而寒花则代表着坚韧的生命力。在这两句中,诗人暗示了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困境,但同时也强调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人用“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既是对山林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在这句中,诗人将“旧山月”与“童子念经”相对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旧山》是唐代著名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此时正值唐朝盛世的中后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繁荣昌盛,文化发展迅速,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皎然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小官职,后来因为厌倦世俗纷争,决定出家为僧。在出家期间,他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首《怀旧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洁的品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