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洞主
案上阴符卷,应逢骊母传。
无言过永日,不食度终年。
云覆烧丹灶,花浮洗药泉。
时闻有玄虎,来礼洞门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书桌上放着一卷《阴符》,本应在骊山母亲的传授下了解它。
在沉默中度过漫长的日子,没有食物也可以度过全年。
云雾覆盖了炼丹的火灶,花朵漂浮在洗药的泉水里。
不时会听说有神秘的虎来拜访,恭敬地站在山洞门前。
去完善
释义
1. 阴符:道教经籍《阴符经》的简称,相传为道家祖师老子所著,主要内容论述了道的本性和阴阳五行变化之道。
2. 骊母:传说中指骊山女娲氏,又称骊女,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被尊奉为人类的母亲。这里可能指传授《阴符经》的老君或道教师傅。
3. 永日:漫长的白天,这里表示时间过得很慢。
4. 不食:不吃食物,这里指修行者长期不吃东西。
5. 烧丹灶:道士炼丹的火灶。
6. 洗药泉:炼丹所用的泉水。
7. 玄虎:道教传说中的一种神秘动物,这里可能是作者比喻寻求道术的人。
8. 洞门:道教中神仙居住的洞府的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沈洞主的日常活动,展示了他的超凡脱俗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案上阴符卷,应逢骊母传”描述了沈洞主潜心研究道教典籍,追求精神的升华。接下来的两句“无言过永日,不食度终年”则突出了他深沉内敛的性格,以及他对世俗的超越。
在后半部分中,“云覆烧丹灶,花浮洗药泉”更是以仙境般的笔触勾勒出沈洞主的居住环境,使得全诗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最后一句“时闻有玄虎,来礼洞门前”则是通过引入神奇的动物形象,增加了诗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沈洞主的神秘和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沈洞主》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在这段时间里,赵师秀主要担任州郡幕僚,官职不高,生活相对安定。然而,南宋时期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北伐失败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
在诗歌创作方面,赵师秀受到了江西诗派的影响,注重锻炼诗句,追求形式的完美。他的诗歌以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在这首《沈洞主》中,赵师秀通过描绘沈洞主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