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二
啧啧贤声遍里闾,果然论定盖棺馀。最伤心处妆台畔,无复添香伴读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啧啧:表示赞美之声。2. 里闾:即乡里,此处指街坊邻居。3. 果然:确实如此。4. 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品行、成就等在他死后才能做出结论。5. 最伤心处:最令人悲伤的地方。6. 妆台:古代妇女化妆的桌子或镜架。7. 无复:不再,没法再。8. 添香伴读书:指在书房陪伴作者读书的妻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妻子之作,流露出深沉的哀思之情。诗中“啧啧贤声”和“盖棺定论”表示了诗人妻子的贤惠和美名在外,然而生死相隔,令诗人倍感痛心。“最伤心处妆台畔,无复添香伴读书”描绘出诗人失却伴侣的痛苦,失去那个曾在妆台畔默默陪伴自己的人,使得曾经温馨的生活场景成为今生的痛处。全诗表达出对逝去的妻子真挚而悲痛的怀念之情,以及失去她的生活的巨大变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王松创作的一首悼念亡妻的组诗之一。这组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约公元1540年)。在那时,由于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束缚,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普遍较低。而作为妻子,她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其命运往往与丈夫及家庭的荣辱紧密相连。
王松在这个时期的生活比较艰辛,屡试不第,家道中落。他的发妻陈孺人在世时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尽心尽意地照顾家人,成为他生活中的支柱。然而天妒红颜,陈孺人因病早逝,令王松悲痛不已。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以表达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