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国佐还三衢
昔人好与胜己处,今世陋学多专愚。
惜哉计出柏马下,往往自足令人吁。
子今年少且竞爽,径拂归袖真良图。
人言十步有茂草,行矣求益无踌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人喜欢跟比自己强的人相处,如今学识浅薄的人却往往过于专注自己的愚昧。可惜啊,他们竟然在树下马下来谋划策略,这样的做法常常让人感叹不已。你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这样强烈的竞争心,直接拂袖而去寻求更好的机会真是明智的选择。有人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那就勇往直前吧,不要犹豫,去寻求更大的收益。
去完善
释义
1. 昔人:指古代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范浚同时代的人。
2. 好与胜己处:喜欢与自己才能相当或超过自己的人相处。
3. 今世陋学多专愚:现代的人学识浅陋,多执着于愚昧的事情。
4. 惜哉计出柏马下:可惜有些人计划策略失误。柏马下,可能是一个地方,也可能是一个隐含的典故,具体出处不明。
5. 往往自足令人吁:常常自以为是,让人叹息。
6. 子今年少且竞爽:你年轻且才气出众。
7. 径拂归袖真良图:毅然回归故土是很好的选择。
8. 人言十步有茂草:意指身边有诸多值得学习的事物。
9. 行矣求益无踌躇:去吧,不要犹豫地去追求更多的知识和进步。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送李国佐还三衢”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年轻学子的期许和教诲。诗中先提到古人喜欢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处,而现在的学者却往往愚昧无知。接着通过感叹当今学子往往自以为满足的现状,揭示了他们缺乏上进心的现实问题。诗的第三联则是称赞李同学年少有为、正直坦率的品质,鼓励他回归故土,实现人生价值。最后两联借“十步有茂草”的比喻,激励李国佐要勇往直前,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后辈的关爱与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国佐还三衢》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189年。这一年,范浚51岁,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期,他在诗坛上声名鹊起,受人敬仰。在这段时间里,他作为一名有才华的诗人,为世人所推崇,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历经了战乱的洗礼,国力衰微。范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有着深深的忧虑。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之情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之心。
在这首诗中,范浚以送别朋友李国佐回归故乡为主题,表达了对自己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