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醉蓬莱·归故山

标题包含
醉蓬莱·归故山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浙江绍兴人。他是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1195年-1264年)。 王沂孙博学多才,擅长诗词创作,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感情和优...查看更多
患得患失的Wdl
去完善

译文
扫过西风的门口小径,黄色的叶子在凋零,白色的云朵显得萧疏。柳树已经褪去了绿叶,换成了稀疏的枝条,想要回来为何迟迟未到?冷风吹拂着,绿色的美人儿感到寒冷,只能暂时安慰一下自己。故乡如同尘埃般消失无踪,昔日的朋友恍若梦中之影,登高也提不起兴致。 几点残菊,为了谁在飘零呢?楚地的精灵难以召唤,傍晚的寒气令人倍感沉重。漫步在荒芜的篱笆旁,谁又能想到这深处的幽香呢?房间里只留下一盏明亮的油灯,一场秋季的雨下满了整个庭院,还有一只孤雁在鸣叫。试着拿起美酒,却不知能不能抵消这份深深的忧伤。
患得患失的Wdl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秋天的风。 2. 萧散:消散,分散。 3. 赋归来何晚: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示已经回到了故乡。 4. 爽气:清新的空气。 5. 翠蛾眉妩: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这里指代美女。 6.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山水名胜。 7. 故国如尘:比喻故土变得破败不堪。 8. 楚魄:楚地的人或事。这里可能指的是屈原。 9. 步屧荒篱:描述女子在荒凉的篱笆间漫步。 10. 试引芳樽:尝试举起酒杯。
患得患失的Wdl
去完善
赏析
《醉蓬莱·归故山》这首词是南宋词人王沂孙创作的一首抒怀之作。该词通过对深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乡、友人和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开篇,“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三句以西风、黄叶和白云等自然景物入手,展现出一派深秋的景象。这里的“西风”代表了时光的流逝,而“黄叶凋零”则象征着岁月的沧桑。这种衰败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人常说的“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接下来,“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两句则以柳树的枯阴为背景,抒发作者感慨时光匆匆,自己已不再年轻。这里用了“赋归来何晚”的典故,暗示出词人的无奈与惋惜。 紧接着,“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三句描述了词人在此时此地的心情。尽管周围的环境如此萧条,但他依然能够从大自然的美丽中感受到一丝慰藉。这里的“爽气霏霏”指深秋时节的清新空气,而“翠蛾眉妩”则形容女子的美貌,这里用来比喻大自然的美丽。 下阕,“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四句继续抒发作者的感慨。这里的“寒英”指的是菊花,因为菊花在深秋盛开,所以被称为“寒英”。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菊花的怜惜,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随后,“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两句以荒芜的篱笆为背景,表达出词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步屧荒篱”是化用古诗中的意象,用来象征词人的孤独与忧郁。 结尾部分,“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三句以室内的秋灯、院中的秋雨和天空中的秋雁为象征,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哀愁。 最后,“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三句以喝酒的场景收尾,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芳樽”指的是酒杯,而“依黯”则形容悲伤的情绪。总的来说,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患得患失的Wdl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蓬莱·归故山》是南宋词人王沂孙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79年之前。 在这个时期,王沂孙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革和人生际遇。首先,他生于南宋朝廷内忧外患的时期,金朝的威胁、战乱和民生疾苦一直是他关心的问题。然而,科举失利让他的仕宦之路充满艰辛,虽曾有短暂官职,但终究无法施展抱负。后来,南宋被元朝所灭,这对他的精神打击很大。 与此同时,时代的背景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治斗争的激烈。随着金朝的崛起和南宋朝廷的日渐衰落,儒士阶层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加剧。一方面,理学逐渐成为主流,强调儒家道统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环境的恶化,不少士人开始关注百姓的疾苦,产生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这种背景下,王沂孙的词作往往表现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患得患失的Wdl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