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赠临安友人
素丝冲尘化为墨,老人双鬓无由黑。
俗儿翻手候炎凉,惟有君心比霜雪。
破窗草亢风雨寒,梦游帝乡虎当关。
枯鱼对酒泪溅俎,雄剑夜吼铜花干。
二十辞家颜色故,春心不语弦解语。
借君古镜施铅华,含羞独泣罗房雨。
青天中开多不平,少年裘马如流星。
千金无处买侠骨,坐念岁月空峥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洁白光滑的丝绸被尘土沾染变成了黑色,老年人的双鬓也自然地变黑了。有些人趋炎附势,只有你的心灵坚定如山岳和冰雪。窗外的杂草在风雨中飘摇,你在梦中游历到了那遥远的地方却遭遇了困境。枯木对月饮酒落泪,宝剑发出怒吼之声。
离家已经二十年了,容颜渐老。春天的愿望虽然不能说出口,但琴声却能表达一切。借用你的镜子仔细端详,默默地哭泣。天空中隐藏着多少不公平的事情,年轻的人们如同流星一样闪耀。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那颗坚定不移的心,只能坐着感慨时光流逝。
去完善
释义
1. 素丝:未染色的蚕丝,常用来比喻纯洁。
2. 冲尘:指遭受污辱或磨难。
3. 化为墨:意指心情沉重,无法快乐。
4. 无由黑:指白发无法变黑。
5. 俗儿:指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
6. 候炎凉:指时刻注意环境的变化。
7. 唯有君心比霜雪:只有你的心意如同霜雪般坚定。
8. 破窗草:指在风雨中摇曳的杂草。
9. 亢风雨寒:抵抗风雨的寒冷。
10. 帝乡:指都城临安。
11. 虎当关:指统治者威严不可侵犯。
12. 枯鱼:指枯瘦的鱼,比喻生活艰难。
13. 溅俎:指眼泪滴落在肉案上。
14. 雄剑:指宝刀利剑。
15. 夜吼铜花干:指宝剑在夜里发出响亮的声音。
16. 二十辞家:指离家已经二十年了。
17. 颜色故:指容颜已老。
18. 春心:指少女心。
19. 不语弦解语:指虽然沉默但内心仍然热情奔放。
20. 古镜:指镜子。
21. 施铅华:指化妆。
22. 罗房雨:指丝绸店里的雨水。
23. 多不平:指天空中有很多乌云。
24. 少年裘马:指年轻时候的荣华富贵。
25. 流星:指短暂的美好事物。
26. 千金无处买侠骨:指金钱无法买到真正的侠义精神。
27. 坐念岁月空峥嵘:指白白度过了一生。
去完善
赏析
《短歌赠临安友人》这首诗歌是诗人敖陶孙送给他在临安的一位朋友的礼物。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深深的感慨。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和理解:
1. 首先,诗人以“素丝冲尘化为墨,老人双鬓无由黑”开篇,用素丝比喻白发苍苍的自己,表达了世事沧桑、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这也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共同经历,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2.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俗儿翻手候炎凉,惟有君心比霜雪”的景象,揭示了世态炎凉的现实,赞扬了友人的高洁品质。这表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诗人始终珍视与友人的真挚友情。
3. 然后,诗人通过“破窗草亢风雨寒,梦游帝乡虎当关”展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也体现在“枯鱼对酒泪溅俎,雄剑夜吼铜花干”的描述中,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
4. “二十辞家颜色故,春心不语弦解语”则描绘了诗人离家多年后的心境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青春的怀念之情。而“借君古镜施铅华,含羞独泣罗房雨”则是诗人寄希望于友人,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
5. 最后,诗人以“青天中开多不平,少年裘马如流星。千金无处买侠骨,坐念岁月空峥嵘”收尾,感叹人生无常,英雄豪杰难觅。这些诗句既有对青春的追忆,也有对岁月的感叹,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短歌赠临安友人》是南宋诗人敖陶孙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公元1168年,南宋孝宗乾道四年。此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了近半个世纪,但国家的内外矛盾仍然十分严重。诗歌的背景正处于宋金对峙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个特殊时期,敖陶孙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出京,流寓临安(今杭州)。在临安期间,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担忧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