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降中天·月胧烟澹霜蹊滑
月胧烟澹霜蹊滑,孤宿暮林荒驿。绕树微吟,巡檐索笑,自分平生相得。冰池半释。正节物惊心,泪痕沾臆。流水溅溅,照影古寺满春色。沈叹今年未识。暗香微动处,人□初寂。酷爱芳姿,最怜幽韵,来款禅房深密。他时恨□。怅却月凌风,信音难的。雪底幽期,为谁还露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朦胧,烟雾淡淡的霜后的道路显得格外光滑,孤独的旅人在暮色中的树林和荒废的驿站中过夜。围着树木轻轻地歌唱,沿着屋檐寻找笑声,觉得自己这一生能遇到这样的景色已经很满足了。池塘里的冰已经融化了一半。正是一年中最让人感伤的时节,眼泪不禁沾染了衣襟。流水的声音啪啪作响,倒映出古老的寺庙和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色。深深地叹气今年的自己还未完全理解。在暗暗的香气微微浮动的地方,人们刚刚开始感到寂静。极其喜爱花朵美丽的姿态,最为怜惜它深沉的风韵,来到这间幽深的禅房,那时满怀遗憾。月光和风声中,期待的信息难以得到。雪地里的约定,为了谁还在等待着露水。
去完善
释义
《五福降中天·月胧烟澹霜蹊滑》是宋代诗人沈端节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这首诗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1. 月胧烟澹:形容月色朦胧,烟雾淡薄。
2. 霜蹊滑:指冬天的道路因为霜冻变得光滑,行走时需要小心。
3. 孤宿:孤独地住宿,这里指作者独自一人在野外过夜。
4. 暮林荒驿:指傍晚时分,树林深处荒凉的小驿站。
5. 冰池半释:指春天快要到来,冰雪逐渐融化。
6. 节物惊心:指看到春天的景象让人感叹时光流逝。
7. 泪痕沾臆:指泪水沾染了衣襟,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
8. 流水溅溅:形容水流的声音。
9. 照影古寺:指流水映照着古老的寺庙。
10. 沈叹:深沉的叹息。
11. 暗香微动处:指香气飘散的地方。
12. 人□初寂:指人们刚开始安静下来。
13. 酷爱芳姿:非常喜欢花的美丽姿态。
14. 最怜幽韵:非常欣赏花宁静的气质。
15. 来款禅房深密:来到幽深的禅房静修。
16. 他时恨□:指将来会有遗憾的事情发生。
17. 怅却月凌风:惆怅地看着月亮在风中摇曳。
18. 信音难:难以得到消息。
19. 雪底幽期:指冬天时与朋友的约定。
20. 为谁还露立:指为了等待某人而仍然冒着寒冷在外面站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古诗词。词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月夜、烟雾、霜迹、孤宿等景象,展现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同时,通过对“冰池半释”的描绘,表达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此外,词中还运用了流水、古寺等元素,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词运用了对仗、拟人、设问等手法,使整首词更加富有诗意和哲思。最后,作者以“雪底幽期,为谁还露立”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和无奈,使得全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福降中天·月胧烟澹霜蹊滑》是宋代诗人沈端节所创作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左右,也就是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词时,沈端节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早年就展现出了文学天赋,但由于家庭贫困,无法继续求学。后来,他得到了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周必大的赏识,并在周必大的帮助下进入太学。毕业后,沈端节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历任京官和地方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受到贬谪。这首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朝对峙,战争不断。在这种背景下,沈端节虽然身处官场,但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前途,因此在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百姓生活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