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中即事

标题包含
山中即事
白日荒荒过不知,荼䕷开了觉春归。 山家卖笋樱桃熟,河水生萍柳絮飞。 久雨一晴萤火出,闰年三月杜鹃稀。 沉沉松竹烟岚冷,慙愧高僧借袷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白天恍然过去不知不觉,直到荼蘼花开放才意识到春天的回归。山村人家售卖竹笋和樱桃,河水里浮萍漂浮,柳絮飞舞。久违的晴天夜晚萤火虫闪耀登场,闰年的三月份杜鹃鸟却少见身影。山林间松树竹子烟雾弥漫透出阵阵凉意,在此情景下连高僧也会觉得冷而借来袈裟保暖。
去完善
释义
1. 白日:太阳;荒荒:形容时间漫长;过不知:不知不觉地度过。这句意思是漫长的白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2. 荼䕷:一种春天盛开的花卉;开了觉春归:意指开花了就知道春天的到来。 3. 山家:山村人家;卖笋:把竹笋拿到集市上出售;樱桃熟:樱桃成熟的季节。这句话描述的是山村百姓的生活场景。 4. 河水生萍:河水中长出浮萍;柳絮飞:柳絮在空中飘荡。 5. 久雨一晴:长时间下雨之后出现晴天;萤火出:萤火虫出现。 6. 闰年:农历年中有多余的月份,称“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为“闰年”;杜鹃稀:杜鹃鸟数量稀少。 7. 沉沉:深沉的样子;松竹烟岚冷:松树和竹子在烟雾和雾气中显得冷冷清清。 8. 慙愧:惭愧;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侣;借袷衣:借来僧袍。这里描绘的是作者和高僧交流时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山中即事》是赵汝回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田园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山间乡村在春天里的生机与活力。诗歌以白天荒荒而过开篇,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接着通过茶䕷花开、竹笋丰收、河水生萍等景象,揭示了春天的到来;而久雨初晴后的萤火虫、闰年三月的杜鹃鸟等,则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层次感。诗人以深沉的松竹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高僧的身影,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人文气息。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田园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汝回的《山中即事》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在那个时代,宋朝正处于金兵侵略、国土沦丧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作者赵汝回作为一位忠诚的文人,对于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离开繁华的城市,选择隐居在山中,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段时间里,赵汝回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朝廷官员,后因政治斗争被迫离职,回乡隐居。他在山中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却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寻求内心的宁静。他的诗歌作品,如《山中即事》,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