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诸友喜归之作
却归思去日,十过草池春。
新雪满双鬓,故交余几人。
藏书蟫独饱,借宅鹤同贫。
夜起吟芳什,凉风吹桂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蓦然回首旧时光,已过十个春天草地旁。
双鬓新生白雪满,往日故交今在旁。
独自饱读藏书间,与鹤共享贫瘠宅。
夜晚起身咏诗篇,凉风吹过桂树枝。
去完善
释义
《酬诸友喜归之作》是宋代诗人赵汝回的诗作。以下是注释:
1. 却归思去日:“却”表示转折,这里意为“还”或“仍然”;“归思”是指思乡之情。这句是说,依然记得离家之时的心情。
2. 十过草池春:“十过”表示次数很多,这里表示经过了多年;“草池”可能是指诗人家乡的一处具有代表性或纪念意义的地点。这句意思是,历经多年的沧桑变化,春天的草池景色依然美好。
3. 新雪满双鬓:“新雪”喻指白发,这句描绘了诗人满头白发的形象。
4. 故交余几人:“故交”指的是昔日的朋友;“余几人”表示剩下没几个了。这句感叹时光流逝,昔日的朋友已经所剩无几。
5. 藏书蟫独饱:“藏书”指的是收藏的书籍;“蟫”是一种昆虫,这里用来比喻蛀书的虫子。这句意思是,书籍虽然被虫蛀,但诗人依旧勤奋阅读。
6. 借宅鹤同贫:“借宅”是指暂时居住的房屋;“鹤”是一种象征高洁的动物。这句是说,即使生活贫困,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7. 夜起吟芳什:“夜起”表示在夜间起床;“吟芳什”是指吟咏美好的诗篇。这句描写了诗人在深夜起身,吟咏着美丽的诗句。
8. 凉风吹桂轮:“凉风”是指秋天的风;“桂轮”是指中秋时的月亮,因为古代人们认为月亮上有桂树。这句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明月清风,寄托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酬诸友喜归之作》,是宋代诗人赵汝回写给朋友们的诗篇,表达了他回乡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如下:
"却归思去日,十过草池春。新雪满双鬓,故交余几人。藏书蟫独饱,借宅鹤同贫。夜起吟芳什,凉风吹桂轮。"
首联“却归思去日,十过草池春”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乡时的感慨。在经历了岁月的风霜之后,诗人重新回到了他曾经生活过的草池。这里的“十过”表示时光流逝,暗示了诗人离家已经很久。
颔联“新雪满双鬓,故交余几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白发苍苍和故友的稀少。这一联表现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和朋友们年纪增长的无奈。
颈联“藏书蟫独饱,借宅鹤同贫”描述了诗人藏书中的古籍因为长期无人翻阅而长虫,同时透露了诗人借住的房子相当简陋,表明他生活清苦。
尾联“夜起吟芳什,凉风吹桂轮”写的是诗人夜里醒来,吟咏着优美的诗篇,感受到凉爽的夜风吹过,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风物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诸友喜归之作》是宋代诗人赵汝回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人的入侵和朝廷的腐败,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文人墨客们则纷纷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赵汝回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同样深受时代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战争的痛恨。
在创作这首诗时,赵汝回可能正身处他乡,感受到家乡遥不可及的哀愁。他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喜悦。诗中的“青楼曲槛映垂杨,白玉阑干闻杜鹃”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故乡的美景,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