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李行甫

标题包含
挽李行甫
落倘使平生马少游,不将乡里博封侯。 肯缘儿辈断屐齿,谁忆平生醉杖头。 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 新坟似与欧阡近,许见衣冠夜月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倘若早年未曾骑马追逐过马少游,也不至于为了在乡里扬名立万而去谋求封侯。愿意为孩子们的未来去积累财富,又有谁会回忆起曾经举杯痛饮的美好时光。年岁渐长,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雄心和壮志,现在忧虑的是这个世界的纷乱和动荡。新的墓地似乎离欧阳修的墓地不远,或许有一天能在月色下与他们相见。
去完善
释义
1. 落倘使:落拓,放荡不羁;倘使,假使。这里指假如放任自己的一生。 2. 马少游:马援的侄子,以淡泊名利、清静自守而著称。这里用作比喻,表达诗人主张恬淡寡欲的人生态度。 3. 不将乡里博封侯:不愿为了博取封侯而奔波于乡里。 4. 肯缘儿辈断屐齿:愿意因为小辈而折断屐齿,即放下身段去教导他们。 5. 醉杖头:指沉醉于诗酒之乐,过着悠闲的生活。 6. 老去焉知尧壤力:老去时又怎会知道长寿的秘诀呢?尧壤,指长寿。 7. 乱来初识楚天忧:身处乱世才懂得忧虑国家的命运。楚,指南宋朝廷所在之地。 8. 新坟似与欧阡近:新的坟墓似乎离欧阳修的墓地很近。欧阡,欧阳修的墓地在福建崇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挽李行甫》是南宋诗人邓剡为悼念友人李行甫所作的悼亡诗。全诗通过对李行甫生平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其生平事迹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哀思。 首联“落倘使平生马少游,不将乡里博封侯”,以马少游自比,表达了对李行甫的敬意。马少游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他曾拒绝出仕,隐居山林,以诗文歌赋著称于世。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暗示李行甫虽才华横溢,却并未追求功名,而是选择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 颔联“肯缘儿辈断屐齿,谁忆平生醉杖头”,表达了对李行甫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李行甫生前的饮酒作乐,表达了对其生前欢乐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颈联“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哀悼。诗人通过比喻,暗示李行甫在乱世中离世,令人惋惜。 尾联“新坟似与欧阡近,许见衣冠夜月游”,描绘了诗人想象中李行甫的安息之地。诗人以夜月游行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挽李行甫》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邓剡于公元1276年所作。这一年,元军攻破临安,宋恭帝被俘,南宋政权灭亡。邓剡作为南宋文人,亲历了这一段山河破碎的悲凉历史。 在这个特殊时期,邓剡与李行甫共同坚守气节,忠诚于南宋王朝。然而命运弄人,李行甫不幸病逝。为悼念这位挚友,邓剡挥泪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挽诗。 在创作《挽李行甫》时,邓剡的内心充满了哀痛和愤怒。他痛心疾首地追忆着李行甫的崇高品质,对时代的巨变感到愤慨不已。这首诗既表达了邓剡对故友的深切哀悼,也折射出他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