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访山友

标题包含
访山友
一迳通高屋,重云翳两原。 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 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 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松(847年-901年),字梦徵,唐朝晚期文人。他是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曹松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中进士,但因故未能任职。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条小路通向高高的房屋,厚厚的乌云遮住了原野。 山间的寒气使初雪落在山顶上,泉水不知从何处流淌。 突然的大雨冲洗着荒凉的山壁,狂风打开了宁静的大门。 听到你的诗篇,让我在废夜中也能聆听建溪猴子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一迳:一条小路。 2. 通高屋:通往高山上的房屋。 3. 重云:浓厚的云层。 4. 翳两原:覆盖在平原上的云。 5. 宿顶:在山顶过夜。 6. 泉落未知根:泉水流淌却不知源头。 7. 急雨:骤雨。 8. 荒壁:荒凉的墙壁。 9. 惊风:突然刮起的强风。 10. 开静门:吹开了寂静的门。 11. 吟废夜:在废弃的夜里吟诗。 12. 苦却建溪猿:指听着建溪猿猴的叫声感到苦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访山友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探访友人的所见所感。全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极富意境。首联“一迳通高屋,重云翳两原”,通过描写山间小径和层层云雾的景致,渲染出清幽深邃的氛围。颔联“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以山中寒冷的山巅和水源为喻,暗示友人隐逸生活的清苦和高洁。颈联“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借急雨、惊风等自然现象,衬托出诗人内心澎湃的情感波澜。尾联“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表达了诗人听闻友人吟诗后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生活艰辛的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诗词修养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访山友》是晚唐诗人曹松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70年左右。 在晚唐时期,由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等原因,国家政治混乱,社会矛盾激化。曹松生活的年代,正值黄巢起义爆发,战乱频仍,民生疾苦。作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曹松在目睹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现实情况后,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小诗。 曹松在这首诗中,以寻访山友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的秀美,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通过对山友们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未能超脱尘世的遗憾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