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岁
徂岁忙如电后雷,新年又下急符催。
雪将解舞絮夸柳,春遣先锋花付梅。
窗白看书俄晻霭,炉红炙手倏寒灰。
凭栏大笑无人会,瞥尔晴空一鸟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光阴似箭,匆匆忙忙又是一年过去,新年又来催促我们快点前行。
大雪消融时,柳絮在风中飘舞;春天到来时,梅花争艳盛开。
在明亮的窗户前阅读,光线突然变得昏暗;炉火通红,转眼就冷成了灰烬。
独自站在栏杆旁放声大笑,无人能懂;突然发现,晴朗的天空中有一只鸟儿飞过。
去完善
释义
1. "徂岁":指逝去的一年。其中“徂”意为流逝、过去。
2. "电后雷":比喻时间飞逝,闪电过后雷声迅速跟进。
3. "新年":指新的一年。
4. "急符":古代朝廷用于传达紧急命令或调令的文书。这里比喻新年的临近就像接到紧急任务一样使人紧张。
5. "雪将解舞絮":形容春天即将来临,雪花飘落的景象。"将解"表示即将消融。
6. "絮夸柳":柳絮飘扬的景象。"夸"在此处表示炫耀。
7. "春遣先锋花付梅":春天的到来,梅花首先开放,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先锋花"指的是最先开花的植物。
8. "窗白看书":形容光线明亮,适合阅读。
9. "俄晻霭":瞬间昏暗模糊,"俄"表示突然。
10. "炉红炙手":炉火旺盛,温暖的手。
11. "倏寒灰":形容炉火瞬间冷却。"倏"表示快速。
12. "凭栏大笑":站在栏杆前大声笑。
13. "无人会":没有人能够理解。
14. "瞥尔晴空一鸟来":一只鸟儿在晴朗的天空中短暂出现。"瞥尔"表示匆匆看了一眼。
去完善
赏析
《徂岁》这首诗是释善珍的一首描述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到来的诗。诗人通过对新年的忙碌、雪花的飘落、春天的花朵以及晴空中的飞鸟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匆匆而过,春天悄然来临的主题。
"徂岁忙如电后雷,新年又下急符催",这两句诗写出了新年的繁忙景象,人们如同闪电般迅速地度过一年,新的一年又如同急符催促着人们继续前行。
"雪将解舞絮夸柳,春遣先锋花付梅",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雪花像舞絮一样落在柳树上,春天的花朵则把梅树装扮得美丽动人。
"窗白看书俄晻霭,炉红炙手倏寒灰",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冬天里读书和取暖的生活场景,窗户透出白光,炉火照亮了房间,但气温仍然寒冷。
"凭栏大笑无人会,瞥尔晴空一鸟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他站在栏杆旁大笑,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只有一只飞鸟在晴空中掠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徂岁》是宋代诗人释善珍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岁”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命的哲学观照。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它创作于宋朝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化繁荣和科技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了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的影响,诗歌的主题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此外,由于科举制度的实行,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于诗歌创作,形成了许多诗歌流派。释善珍作为禅宗僧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带有禅宗色彩,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与作者有关的人生际遇。释善珍是一位禅宗僧人,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艰辛。在出家之前,他曾担任过官职,后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官场,选择了出家为僧。这一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他创作出更多富有哲理的诗篇。在这首《徂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反思。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高峰。然而,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也十分尖锐,人民生活困苦。释善珍作为一个僧人,他虽然身处庙宇之中,但并未远离尘世,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在这首《徂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岁月流逝的哀伤,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这种情感正是他在面对社会现实时所产生的一种深切体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