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鄜延凯歌 其五

标题包含
鄜延凯歌 其五
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剑背打回回。 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齐的队伍就像锦绣般华丽,银色的装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首先要把边疆的安宁之路清扫干净,等待前往河源地征战,马儿饮过水后再冲锋陷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鄜延:古州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富县一带。 2. 凯歌:得胜时的战歌或颂歌。 3. 旗队:指军队的旗帜与队伍。 4. 锦绣堆:形容旗帜整齐美观,犹如锦绣般堆积。 5. 银装剑背:指银色装饰的剑柄,这里代指装备精良的士兵。 6. 回回:原指伊斯兰教徒,这里泛指西夏等少数民族。 7. 安西:古代西北地区的名称,位于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带。 8. 河源:即黄河源头,此处指代北方边疆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军事画面。首句“旗队浑如锦绣堆”形象地展现了士兵队伍旗帜飘扬、阵容严整的场面,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锦绣画卷。接下来的“银装剑背打回回”则通过描述士兵们身穿银色盔甲,手持利剑,勇敢地与敌人作战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军队的英勇与斗志。 诗人以“先教净扫安西路”这一雄壮的宣告表达了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最后一句“待向河源饮马来”则预示了胜利的到来,表达出战士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在取得胜利后,能够共同庆祝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饱满的激情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斗志和家国情怀,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鄜延凯歌·其五》,是由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沈括所创作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1045年(宋仁宗庆历五年)期间,这一时期是北宋与西夏战争频繁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沈括因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务能力,被任命为鄜延路安抚使兼知延州,负责对西夏的军事防御。他在任期内,积极改革军制,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城防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成绩,促使他创作了这组《鄜延凯歌》诗。 在沈括的时代,北宋面临着严重的外患压力。西夏李元昊自立为帝后,不断侵犯北宋的领土。为此,北宋朝廷派遣范仲淹、韩琦等名将镇守边疆,进行防御作战。而在这种背景下,沈括作为一员儒将,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同时也关注民生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