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老
为觅少年心不得,当时感旧已潸然。
情怀此日君休问,又老当时二十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尝试找寻少年的纯真美好却始终无法如愿,回想起当年往事不禁泪湿衣衫。如今这些情怀和过往就让它随风而逝吧,毕竟岁月匆匆已过二十载。
去完善
释义
1. "为觅少年心不得":觅,寻找;少年,指年轻时的心态;
2. "当时感旧已潸然":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感触良多而泪流满面;
3. "情怀此日君休问":情怀,心情;休问,不要问;
4. "又老当时二十年":表示岁月的流逝,当年感到自己已经老去的心情到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年。
去完善
赏析
《叹老》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的一首感叹时光流逝、追忆青春的诗词。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自己,表达了人生易老、岁月无情之感。
首句“为觅少年心不得”,描绘了诗人渴望找回青春时光的迫切心情,但无奈年华已逝,无法如愿以偿。接下来的“当时感旧已潸然”,抒发了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时,不禁泪湿衣襟的感伤之情。
诗人以“情怀此日君休问”这一委婉的表达方式,劝告读者不要追问他此刻的哀伤情怀,因为这正是他年华逝去、已非少年的真实写照。最后的“又老当时二十年”,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感叹光阴逝去的同时,已经又走过了二十年的光阴,意味着诗人所经历的沧桑变化更加沉重。
整首诗将诗人感叹人生短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状态的强烈对比,揭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沈括作为一名学者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对生命及时间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叹老》是宋代科学家沈括的一首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诗歌。这首诗歌作于公元1065年左右,此时正值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一定的社会矛盾和危机。
在这个时期,沈括作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先后担任了史馆检讨、翰林学士等职,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和国家建设。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在政治斗争中,他曾多次遭到贬谪,饱受坎坷。这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在《叹老》这首诗中,沈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诗中的“朱颜”和“白首”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两个阶段,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易逝。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淡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