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八

标题包含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八
沈沈遥夜若无涯,雪覆园林静不哗。却喜万家灯火艳,宵宵火树闹银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漫长的寂静夜晚,大雪覆盖了整个园林,显得格外宁静。然而,最让我欣喜的是那千家万户的灯光,如同灿烂的烟火一样热闹,点亮了每一个漆黑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沈沈":形容夜深宁静的景象。 2. "遥夜":漫长的夜晚。 3. "无涯":无边无际,这里用来形容夜深的景象。 4. "雪覆园林":指大雪覆盖了园林的景色。 5. "静不哗":非常安静,没有喧闹声。 6. "却喜":意外地喜欢。 7. "万家灯火":指许多家庭的灯光亮起来,形成一片繁华的景象。 8. "宵宵":每晚。 9. "火树":指燃烧着的火炬或花灯。 10. "闹银花":形容热闹的灯火照耀下的银色花朵。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岁暮之际的景象。诗的开篇,“沈沈遥夜若无涯”,描述了夜晚深沉无边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雪覆园林静不哗”,则通过白雪覆盖的园林这一画面,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之感。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静不哗”一词,形象地传达了冬日里万籁俱寂的景象。 然而,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却又笔锋一转,写出了“却喜万家灯火艳”一句。这里的“万家灯火”,象征着千家万户的喜庆气氛,与开篇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灯火艳”来形容这热闹的情景,既体现了灯光的明亮,也传达出了人们心中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宵宵火树闹银花”,是对节日夜景的精彩描绘。诗人以“火树”比喻璀璨的灯火,以“银花”形容火花四溅的景观,将整个画面的热闹程度推向高潮。同时,“宵宵”一词,暗示了这种热闹景象连续不断,表达了人们对新年佳节的喜爱和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独特感受。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将岁暮之际的宁静与万家灯火的繁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八》是明代诗人李祁所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这组诗创作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正值明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然而,尽管外部环境相对和平,但作者李祁在内心里却感受到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他在这组诗中以冷静的眼光观察了人世间的各种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八》这首诗中,李祁描述了自己在岁末时分的思绪。这一时期的李祁,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依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在仕途中屡遭挫折,曾一度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对世事的热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自己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