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竹思鹤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苗条佳人站在洛水源头,
清风拂面,秋月洒露。
再让那些英俊非凡的少年在她身旁,
无一不是世间一流的才子佳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瘦玉:比喻竹子的高洁品质。
2. 伊水:古代河水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这里指代竹子的生长地。
3. 风宜清夜:形容清风的夜晚适合观赏竹子。
4. 露宜秋:秋天的露水使竹子显得格外清新。
5. 仙骥:骏马,这里比喻仙鹤。
6. 尽是人间第一流:都是人世间最好的景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引,诗人描述了风吹过萧萧的竹子,露水在秋天凝结的景象。诗人在赞美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鹤,此处的仙骥即指白鹤,白鹤在古人眼中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代表着高尚的品质和品德。诗人将鹤立于竹旁,用“尽是人间第一流”的评价表达了对其无比赞誉之情。通过描绘竹子、仙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身所追求的高雅情操以及理想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对竹思鹤》是宋代文人钱惟演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
在钱惟演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他正身处皇宫,担任皇家文臣要职。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并不快乐。因为当时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钱惟演陷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官场纷争之中。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迎合皇帝和权臣们的喜好,这让他感到疲惫不堪。
与此同时,当时的北宋社会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的时期。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这使得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这种背景下,钱惟演的这首《对竹思鹤》应运而生。诗人通过对竹子和鹤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压力和束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