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花子(春暮)

标题包含
山花子(春暮)
东风解手即天涯。曲曲青山不可遮。如此苍茫君莫怪,是归家。 阊阖相迎悲最苦,英雄知道鬓先华。更欲徘徊春尚肯,已无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词人。 刘辰翁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中进士,历任国史院...查看更多
小妖bobo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之时,不知不觉已经远离家乡。层峦叠嶂的青山也难以阻挡归家的渴望。这种广袤无边的情感请不要见怪,只因思家之情难掩。 宫殿之门敞开着,我们哀伤地迎接英雄的归来,无奈英雄已白发苍苍。尽管春天还愿意让我们驻足停留,但春花早已凋谢无踪。
小妖bobo
去完善
释义
1. 东风:指春天的风。 2. 解手:这里意为让风离散,形容春天的离去。 3. 曲曲:曲折蜿蜒的样子。 4. 青山:绿色的丘陵。 5. 苍茫:视野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形容春色消散的景象。 6. 归家:回到故乡。 7.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借指宫门。 8. 英雄:指历史上的人物或英勇之士。 9. 鬓先华:头发变白,指老去。 10.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11. 春尚肯:春天还愿意给。 12. 无花:没有花朵。
小妖bobo
去完善
赏析
《山花子(春暮)》刘辰翁赏析: 这首词以春天的尾声为主题,描绘了一幅苍茫而感伤的画卷。开篇的“东风解手即天涯”暗示了春天的离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紧接着的“曲曲青山不可遮”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但这并没有带给诗人多少慰藉,反而让他的情感更加深沉。 第二句“如此苍茫君莫怪,是归家。”是对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虽然眼前的景色看似荒凉,但这是大自然自然的景象,诗人选择了接受和欣赏这种美,这体现了他豁达的心境。 下阕的“阊阖相迎悲最苦,英雄知道鬓先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面对自然界的变迁,英雄也无法抵抗时间的侵蚀,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意,也透露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最后一句“更欲徘徊春尚肯,已无花。”是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虽然春天已经离去,但是诗人仍然希望能在春天最后的时光里多逗留一会儿,这表现了他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以及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小妖bobo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花子(春暮)》是南宋末期的刘辰翁创作的词作。在这首词中,刘辰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抒发自己深沉的感慨和爱国情怀。 创作这首词的时间是在南宋灭亡前夕,此时金人入侵中原,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刘辰翁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诸多人生变故,他的父亲在战乱中去世,家乡也被金人占领,这使得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代的沧桑与悲痛。 在此背景下,刘辰翁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责任融为一体,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南宋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词中的“旧家燕子傍谁飞?为新愁,破新眉”,表达了他对国家不幸和个人苦难的深深感慨。
小妖bobo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