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命运多舛的佳人,感情丰富的我们。海棠花谢后心如破碎。风雨交加不见晴天,倚着栏杆泪水如胭脂滴落。
遗憾无法盛开,盛开时又转身离去。春天的寒冷令人紧闭门窗。待天气转晴后再见到你,默默无语地拉起帷帐,因羞愧而显得憔悴不堪。

去完善
释义
1. 命薄佳人:形容女子命运不佳。命薄,指命运不好;佳人,指美女。
2. 情钟我辈:指我和爱人之间感情深厚。情钟,钟情,深情专注;我辈,我们这类人。
3. 海棠开后心如碎:海棠花谢后,我的心情如同破碎一般痛苦。
4. 斜风细雨不曾晴:阴雨连绵不断,天气一直没有放晴。
5. 倚阑滴尽胭脂泪:依靠着栏杆,泪水如胭脂般滑落。
6.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遗憾海棠花不能常开,开了之后又背对着我。
7. 春寒只了房栊闭:春天寒气未消,房屋依然紧闭。
8. 待他晴后得君来:等到天气放晴,你就可以来看我了。
9. 无言掩帐羞憔悴:见到你我可能会因憔悴而害羞地低下头。

去完善
赏析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是南宋词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雨中观海棠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表现了词人与佳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上阕首句“命薄佳人,情钟我辈”中的“命薄佳人”是指海棠花,因为它的花期短暂,所以被称为“命薄佳人”。而“情钟我辈”则是对自己感情的一种表达,意味着词人与海棠花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接下来的两句“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进一步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景象以及自己在观花时的感受。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在看到海棠花开后,心中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下阕首句“恨不能开,开时又背”中的“恨不能开”是指海棠花在还未完全开放时就凋谢了,这令词人感到非常遗憾。而“开时又背”则是指海棠花虽然在开放,但却没有迎来阳光,依然受到春雨的侵袭。接下来的两句“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表达了词人对海棠花的担忧和期望。他希望海棠花能够在雨后重新绽放,也希望自己能够在那个时候再次欣赏到它的美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是南宋末年词人刘辰翁所创作的。在公元1279年,元朝灭掉南宋,中国社会进入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非常尖锐的时期。
当时,刘辰翁人生际遇比较坎坷。他在南宋朝廷任过小官,对国事忧虑不已。面对风雨飘摇的时局,他只能选择退隐,在家中闲居。在此期间,他常常借物抒怀,通过书写自然风光、人间百态来表达内心的感慨。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正是宋元交替的历史节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刘辰翁身处其中,对于人生的起起落落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反映了他所在时代的现实生活以及人们的精神风貌。这首《踏莎行(雨中观海棠)》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背景和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