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春兴)
一年春事几何空。杏花红。海棠红。看取枝头,无语怨天公。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风。
山中长自忆城中。到城中。望水东。说尽闲情,无日不匆匆。昨日也同花下饮,终有恨,不曾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年的春天能有多少天呢?杏花红艳,海棠亦红艳。看看枝头的花朵,只能默默无言地抱怨老天。幸运的是阳光充足天气温暖,但三天后又会下雨,五更时又有寒风。
在山中的时候总是想念城中的生活。来到城市,看到的只有流水滔滔向东去。聊起悠闲的情趣,没有一天是不匆忙的。昨天也在花下饮酒,始终有种遗憾,那份情感并没有达到热烈的程度。

去完善
释义
1. 一年春事几何空:春事,春天的活动;几何,多少。
2. 杏花红,海棠红:形容花朵盛开时的鲜艳颜色。
3. 看取枝头,无语怨天公:看取,看到;枝头,树枝上;无语,无法用言语表达;天公,指天气或自然界的意志。
4. 幸自一晴晴太暖:幸自,幸好;一晴,短暂的晴天;晴暖,晴朗而温暖。
5. 三日雨,五更风:形容天气的阴晴不定。
6. 山中长自忆城中:山中,比喻远离繁华的地方;长自,常常独自;忆,想念;城中,繁华的城市。
7. 到城中,望水东:到,来到;水东,东边的水流,这里指江河湖海等水域。
8. 说尽闲情,无日不匆匆:说尽,说完;闲情,闲暇时的心情;无日,没有一天;匆匆,匆忙。
9. 昨日也同花下饮:昨日,昨天;同,一起;花下饮,在花树下饮酒。
10. 终有恨,不曾浓:终有,终究有;恨,遗憾;不曾,未曾;浓,浓厚。

去完善
赏析
《江城子·春兴》是南宋词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咏春词。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上片以“一年春事几何空”起句,点明春天的短暂和无常。接着通过“杏花红”“海棠红”的形象描绘,表现出春天的美好。然而,美好的春光却被“无语怨天公”的天公所破坏,突然的风雨使得春天的美景难以长久。下片以“山中长自忆城中”起句,表达了词人对城市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到城中”“望水东”则描绘了词人在城市中的所见所闻,感叹时光的匆匆。结尾的“昨日也同花下饮,终有恨,不曾浓”则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城子(春兴)》是南宋词人刘辰翁在公元1278年春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此段时间正值南宋灭亡的前夕,刘辰翁身处临安,眼见国家即将覆亡,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感慨。
此时的南宋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人入侵,国土丧失,民生疾苦。刘辰翁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无法对此坐视不理。他积极参与抗金斗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最终南宋还是在金人的铁蹄下灭亡,刘辰翁因此倍感痛心。
在这种背景下,刘辰翁创作了这首《江城子(春兴)》。词中以春天的美好景象反衬现实中的苦难,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他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