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永遇乐

标题包含
永遇乐
灯舫华星,崖山碇口,官军围处。 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 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 还知道,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 而今无奈,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 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是添恻楚。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岁去。 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词人。 刘辰翁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中进士,历任国史院...查看更多
王瑞_5481
去完善

译文
灯船闪耀,犹如星辰,坐落在崖山的港口。官军将这里团团围住。 月光皎洁,灯火短暂,春天的美好时光就这样匆匆过去。 麟洲的水很清澈,鳌山的火焰熊熊燃烧,忧愁就像汨罗江夜的雨水一样。 我还记得,那个美好的时光,就像邺下的神仙伴侣。 如今,元宵节、元宵节、正月十五的夜晚,都显得无奈。 我来到这个小庙观看花灯,转过热闹的街道,心中充满了悲伤。 传递柑橘的手冷了下来,夜漏已尽,新的一年又来了,新的一年又过去了。 但我仍然记得,那弓弯的声音,就像虞姬的言语一样。
王瑞_5481
去完善
释义
1. 灯舫华星:形容灯船上的灯光璀璨如繁星。 2. 崖山碇口:崖山,位于广东新会;碇口,指停泊船只的港口。 3. 官军围处:指元朝军队包围崖山,限制南宋残余势力的活动。 4. 璧月辉圆:璧月,即明月;辉圆,指月光皎洁。 5. 银花焰短:银花,指烟花;焰短,指烟花燃放的时间较短。 6. 麟洲清浅:麟洲,传说中的仙境;清浅,指仙境中的水很清澈。 7. 鳌山流播:鳌山,指用竹子扎成的鳌鱼形状的烟火;流播,指烟火在空中传播。 8. 愁似汨罗夜雨:汨罗,指汨罗江;夜雨,夜晚下雨。 9. 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邺下,指古代邺城,位于今河南安阳;仙侣,指神仙般的伴侣。 10. 小庙看灯:小庙,指供奉神像的小庙;看灯,指观看节日的灯火。 11. 团街转鼓:团街,指繁华的街道;转鼓,指街头巷尾的锣鼓声。 12. 传柑袖冷:传柑,指传递柑橘;袖冷,指衣袖感到寒冷。 13. 吹藜漏尽:吹藜,指吹藜杖;漏尽,指时间已经深夜。 14. 弓弯一句,似虞兮语:弓弯,指弓箭的弯曲部分;虞兮,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女子。
王瑞_5481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永遇乐》是刘辰翁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对灯舫、璧月、银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昔日繁华的元宵佳节景象。然而,如今却只剩下回忆和怅然,元正元夕的灯火辉煌,也掩盖不住历史的悲伤。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叹息,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的“灯舫华星”和“璧月辉圆”分别描绘了昔日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而“银花焰短”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使得美好的时光无法延续。“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如同汨罗江夜的细雨般沉重。 “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是添恻楚”描绘了战争过后,人们试图恢复生活的场景,但内心的悲伤却无法消除。“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岁去”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尽感慨,岁月如梭,而历史悲剧却永远无法抹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王瑞_548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永遇乐》是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刘辰翁的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76年,正值南宋灭亡前夕,元军攻陷临安(今杭州),宋恭帝被俘,南宋朝廷覆灭之际。此时,刘辰翁已年逾古稀,目睹国家山河破碎,心中悲痛不已。 在刘辰翁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刘辰翁却始终坚持抗元立场,积极参与抗元斗争。他在词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刘辰翁的词风豪放悲壮,情感真挚深沉。在这首《永遇乐》中,他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开篇,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又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描绘了国家衰败的景象,流露出对故国沦丧的悲痛之情。
王瑞_548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