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怀洪景伯
东湖径昃半苍苔,问讯红蕖几许开。
渺渺波光侵坐席,霏霏荷气著尊罍。
片云正为诗情起,好雨更将凉意来。
别乘朝来知健否,颇思剧饮拗莲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湖的小径上布满了一半苍绿的青苔,想要了解盛开的荷花还有多少。湖面的波光映照在座位上,柔和美丽;而荷花散发的香气也让人陶醉不已。一片云的悠然自得,仿佛也在酝酿着诗的韵味;绵绵细雨带来了丝丝清凉之意。早上告别时是否健康安好?我非常想和你一起痛快地畅饮,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东湖:此处指东湖公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2. 径昃:路径曲折。昃,日西斜。
3. 红蕖:红色的荷花。
4. 渺渺:形容水波辽远广阔。
5. 霏霏:形容雾气弥漫。
6. 片云:天空中的一片云彩。
7. 好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雨水。
8. 别乘:古代官员出行时另乘的车子,这里指洪景伯。
9. 健否:健康状况如何。
10. 剧饮:尽情饮酒。
11. 拗莲台:用力折取莲花。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东湖景色和表达诗人思念友情的诗篇。诗人在游览东湖时,发现湖边的道路已经长满了青苔,荷叶在水中盛开,波光粼粼,荷香四溢。这片云彩似乎是为了激发诗人的灵感而生,而这场及时的好雨则为诗人带来了凉爽的感觉。诗人想起朝中工作的朋友洪景伯,猜想他是否健康安好,非常渴望与他一起尽情畅饮、共享美好时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苏轼的学生曾惇在其任职于江西期间,怀念起当年在汴京与好友洪景伯一同游玩的情景,于是创作了这首《东湖怀洪景伯》。这首诗承载着诗人在特定时空下对友情的深刻回忆和美好向往。
这个时期,正值北宋末年的动荡时期,战乱频繁,政治腐败,百姓疾苦。在这社会大变革时期,曾惇因忧国忧民之心而选择在地方任官。虽远离朝堂,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并与友人保持密切交流。他当时担任饶州通判,闲暇之余,便常常前往东湖散步,心中不禁涌起了对好友洪景伯的深切怀念之情。
曾惇与洪景伯结识于苏东坡的门下,两人友谊深厚,志趣相投。他们常常一起游览名胜古迹,畅谈诗文之道,共享人生的喜怒哀乐。然而世事难料,后来洪景伯因故辞世,使得这段深厚的友谊遗憾地中断。每当曾惇身处东湖之际,总会想起与洪景伯度过的欢乐时光,心头涌上无尽的思念与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