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兰溪棹歌

标题包含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年经历:戴叔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誉为“神童”。然而,...查看更多
yumu_0_0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月光像眉毛一样挂在柳树湾,从越中看山色就像镜子中的倒影。 兰溪下过三天的桃花雨后,半夜鲤鱼开始游上滩。
yumu_0_0
去完善
释义
1. 兰溪:地名,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境内。 2. 越中:指浙江地区。 3. 三日桃花雨:描述连续三天的春雨,象征吉祥、美好。 4. 鲤鱼: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能带来好运,因此这里代指有好事发生。
yumu_0_0
去完善
赏析
《兰溪棹歌》是一首描绘春天自然景象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兰溪的美景之中。首先,“凉月如眉挂柳湾”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月亮悬挂在柳树丛中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接着,“越中山色镜中看”一句,则通过镜子这个意象,展现了越中山水的美丽,使人们仿佛能够看到一幅山水画在眼前展开。 然后,“兰溪三日桃花雨”一句,描述了连续三天的春雨滋润着兰溪,使得桃花盛开的美景。这里,“桃花雨”三字不仅点明了季节(春季),还给人以繁花似锦、生机盎然之感。最后,“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则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示了春天的活力:在深夜时分,鲤鱼纷纷跃出水面,游到沙滩之上。 整首诗歌,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春天兰溪的美丽景色,以及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yumu_0_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兰溪棹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戴叔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元年间(785-804年)。 在这段时间里,戴叔伦经历了宦海浮沉,他曾在朝为官,后因不满权贵的排挤而辞官回乡。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深刻的了解,也让他更加珍视平凡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 在唐朝贞元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愈发严重。然而,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依然美丽,人们仍能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戴叔伦在江南地区生活多年,对这里的山水风光有着深厚的感情。 因此,《兰溪棹歌》这首诗歌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同时也揭示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yumu_0_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