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宋于庭翔凤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游历五岳山川的东道主,拥有百城书籍如王者般尊荣。
在茫茫人海中的一次握手,使我的衣袖留香至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投宋于庭翔凤:这首诗的题目,“投”指前往,“宋于庭”是指宋代诗人苏轼的门生黄庭坚,“翔凤”是黄庭坚的字。
2. 游山五岳:这里指游览中国的五座名山,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3. 东道主:来自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好客的主人。
4. 拥书百城:形容藏书丰富,这里的“百城”并非实指,而是用来象征书籍之多。
5. 南面王:古时候君主坐北朝南,这里意指坐拥丰富的知识资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五岳”和“拥书百城”的豪爽形象开篇,展现出诗人豁达的气质与深厚的学问底蕴。而在这种豪爽与深厚之间,诗人以“万人丛中一握手”的典故巧妙地向读者展示了其真挚而热忱的人际交往观念,以及矢志不渝的品质。最后一句则通过“衣袖三年香”这一象征手法,描绘出诗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所收获的美好回忆,以及在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象的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全诗气势磅礴而又富有真情实感,展现了诗人豪情满怀的人生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投宋于庭翔凤》是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古文诗。这首诗创作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正值清朝鼎盛时期。在这一年里,龚自珍风华正茂,才情横溢,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文化思想的禁锢使得文人墨客的才华难以施展。在这种情况下,龚自珍以其独特的文采和见解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
龚自珍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他在青年时期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成为了当时京城文人中的佼佼者。然而,他也曾因为文采出众而受到权贵的嫉妒,这使得他的仕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文字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他的笔下,凤凰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投宋于庭翔凤则意味着文人墨客应该像凤凰一样,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龚自珍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