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九首 其九
悠然严子陵,远大寥廓器。
故人贵为君,白驹要不至。
耽闲恋渌潭,高超弄芳饵。
青山泛白云,万古寄高意。
侯覇不知道,初亦嫌傲志。
何事卑王侯,其心越天地。
因悲娄护辈,故为附权势。
流游绛灌间,折节蹁蹮例。
皇皇古皇道,劳生自拘系。
不如归去来,乘风拂长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然严子陵,胸怀远大理想。
昔日的挚友成为君王,世事如白马过隙。
闲暇时留恋碧水潭边,高雅地玩弄芬芳的鱼饵。
青山上飘荡着白云,千古岁月寄托崇高的意境。
侯霸不明白,初次见面还嫌恶高傲的志向。
为什么轻视王侯,他的心胸超越了天地。
因此哀伤像娄护那样的人,故意依附于权势。
在权贵之间游走,不惜折腰谄媚。
辉煌的古帝之道,劳累众生自我束缚。
不如回到过去,乘着风儿拂过长袖。
去完善
释义
1. 悠然:形容淡泊宁静的状态。
2. 严子陵:汉代隐士严光,字子陵,曾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召用,隐居于富春江畔。
3. 远大:指志向高远。
4. 寥廓:空旷深远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心胸开阔。
5.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之士。
6. 耽闲:沉迷于悠闲的生活。
7. 渌潭:清澈的水潭。
8. 芳饵:带有香味的饵料,比喻诱惑。
9. 青山泛白云:描绘了山清水秀的景象。
10. 万古:很长时间。
11. 高意:崇高的意境。
12. 侯霸:东汉大臣,曾任太尉,本名候翕,字霸。
13. 嫌傲:嫌弃傲慢的态度。
14. 卑王侯:看不起王侯。
15. 越天地:超越天地,形容胸怀宽广。
16. 娄护:西汉大臣,字君卿,以智谋著称。
17. 流游:游历各地。
18. 绛灌:指汉朝功臣周勃、灌婴,这里代指权臣。
19. 折节:降低身份。
20. 蹁蹮例:形容趋炎附势的举止。
21. 皇皇:光明的样子。
22. 古皇道:古代皇帝所行的正道。
23. 劳生:劳碌的人生。
24. 自拘系:自我束缚。
25. 归去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他辞官归田的意愿。
26. 乘风拂长袂:想象自己乘风而行,拂过长袖。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借由隐逸之士严子陵的视角,展现出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篇两句“悠然严子陵,远大寥廓器”描绘出严子陵隐逸山林,胸怀宽广的形象,体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接下来六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像严子陵那样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安宁。在描写山水的段落中,诗人通过描绘山水风光、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操。之后六句,诗人又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同时也表达对皇道的质疑,认为不如远离开这些纷扰,顺应自然。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及其相关事物的描述,传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由的思想观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遇九首·其九》是唐代诗人释契嵩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初期,大约公元65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唐朝的繁荣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释契嵩作为一位僧人,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思想,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追求真理,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
在诗中,他以松树和桃李为喻,表达了对那些为名利而奔波的人的讽刺。他认为这些人虽然暂时获得了一些荣誉和地位,但最终都会失去,就像春天盛开的桃李花一样,夏天来临时就会凋谢。而松树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屹立不倒,象征着那些坚持真理、淡泊名利的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