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怀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界上的繁荣与衰落不断交替,我独自坐在田园中度过了四个春天。
尽管有花朵和明月相伴,但是没有美酒和知己实在无法忍受。
我的青袍像草木一样每年都固定更换,而我的白发却如同丝线一样每天都在增长。
我想要追寻波涛千万里,但不知道哪条路能抵达龙门。

去完善
释义
"世间荣落重逡巡": 荣,荣耀;落,失落;重,再次;逡巡,时间缓慢流逝的样子。这句诗意为人生中的荣耀与失落不断地重复出现。
"我独丘园坐四春": 我,诗人自称;丘园,乡村田园生活;坐,度过;四春,四个春天,指在乡村过了四季。这句诗意思是诗人一个人在乡村度过了四个春天。
"纵使有花兼有月": 纵使,即使;有花,花开的时候;兼,同时拥有;有月,月亮高悬的时候。这句诗意味着即使花开月圆的美好时刻也存在着。
"可堪无酒又无人": 可堪,能忍受;无酒,没有喝酒;又无人,又没有人陪伴。这句诗表示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却没有人能一起共享。
"青袍似草年年定": 青袍,青色的官服,象征着官场生涯;似草,形容这种生活状态的平凡和无情;年年定,每年都是一样的。这句诗表达出诗人在官场上年复一年的平淡无奇的生活。
"白发如丝日日新": 白发,头发变白,象征年纪渐长;如丝,形容白发的细长;日日新,每天都在增加。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逐渐老去的境况。
"欲逐风波千万里": 欲,想要;逐,跟随;风波,指社会的风风雨雨;千万里,形容距离之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投入到社会的风风雨雨中历练自己的意愿。
"未知何路到龙津": 未知,不清楚;何路,哪条路;龙津,传说中的仙境之地,寓意理想的境地。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不懈追求,但尚不知如何达到。

去完善
赏析
《春日寄怀》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抒怀诗。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孤独、寂寥的心情以及对前途的迷茫。诗中的“荣落”指的是人生的起起落落,而“我独丘园坐四春”则暗示了诗人被排挤在主流社会之外,独自度过了四个春天。尽管周围环境美好,有花有月,但诗人却因无酒又无人而感到寂寞难耐。紧接着,诗人以青袍似草和白发如丝的形象,展现了自己年华老去却仍然无法摆脱困境的现实。最后,诗人表示愿意追随风波千万里,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但前路茫茫,不知何处是龙津(古代传说中的一条通往仙境的道路)。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寄怀》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在公元859年左右。此时唐朝已经步入衰落阶段,宦官当权、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作为一位文人墨客,李商隐的一生也充满了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取得功名,直到三十多岁才勉强得到一个小官职。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商隐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日寄怀》中的“柳岸花亭两下分,江村烟景待谁论”,描绘了春天里的美好景致,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孤独的心境。他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友情的渴望,希望能在春暖花开之时与朋友共度时光。然而现实却是,他只能在遥远的他乡独自面对这美好的春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