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边懒懒道人
四明边道士,狂似贺知章。结客游千里,看花醉百场。越谈多慷慨,楚舞独徜徉。翰墨南宫趣,襟期北海乡。看云时并屐,贳酒每探囊。蕙佩青山影,芹羹碧涧香。交情期管鲍,人事等参商。入望迷云树,相思见月梁。三生空指日,两鬓各成霜。百粤清游地,怀君一断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明的边道士,其豪放犹如贺知章。广结朋友,遨游千里,赏花醉心无数回。谈论起来激情四溢,舞蹈时也自由欢畅。充满书法之雅趣,胸怀家乡深情。欣赏浮云时并肩同行,共品美酒共度良辰。翠绿的青山映衬着他的雅趣,清泉的芹香滋润了他的灵魂。他盼望着能如管仲与鲍叔牙一般情深意厚,然而世事纷繁,如同商参二星不能同时出现。眼中看到的是迷茫的树林,心中却怀念着远方的故人。几度春秋已逝,双鬓斑白如霜。在这南方的旅游胜地,思念之情愈发浓烈,让人愁肠百结。

去完善
释义
1. 四明:古地名,今浙江宁波一带。
2. 边道士:指边懒懒道人。
3. 贺知章:唐朝著名诗人,晚年归隐四明山,善饮酒,有"醉中八仙"之称。
4. 结客:结交宾客,与友人交往。
5.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6. 看花醉百场:形容沉迷于歌舞声色。
7. 越谈:谈论越事。
8. 慷慨:豪爽,大方。
9. 楚舞:楚地的舞蹈。
10. 徜徉:悠闲自得。
11. 南宫:泛指文人墨客的住处。
12. 襟期北海乡:意指胸怀宽广,志在四方。
13. 并屐:一起散步。
14. 贳酒:借酒。
15. 探囊:拿出袋子里的东西。
16. 青山影:形容美好的景色。
17. 芹羹:用芹菜做的汤。
18. 碧涧香:形容清澈的水流。
19. 管鲍:指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二人交情深厚,后世常以他们为例表示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20. 参商:星宿名,此二星各自运行,互不相见,比喻彼此分离,不得相见。
21. 入望:进入视线范围。
22. 相思见月梁:月光下见到思念的人。
23. 三生:佛教观念,指前生、今生和来生。
24. 指日:指向天空的手指,形容时间短暂。
25. 两鬓各成霜:形容头发变白,表现年老。
26. 百粤:古代对广东、广西一带的称谓。
27. 清游:游览名山大川。
28. 怀君:怀念故友。

去完善
赏析
《挽边懒懒道人》王翰: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狂放不羁的边道士,他结交好友、饮酒赏花,彰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全诗以描绘其日常生活为线索,展示了道人的豪放个性以及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首联“四明边道士,狂似贺知章”以贺知章为例,突显了道士的风流与狂态;颔联“结客游千里,看花醉百场”描述了他热情奔放的交游生活;颈联和颔联则通过展示他的豪情壮志、舞蹈才艺以及书法造诣,揭示了这位道士丰富的内心世界。此外,诗歌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这些均从“看云时并屐,贳酒每探囊”和“交情期管鲍,人事等参商”两句中得到体现。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尽管他们曾经度过美好时光,却最终因世事无常而分离。结尾处的“入望迷云树,相思见月梁”传达出诗人在思念友人时的无奈与感伤。这首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边懒懒道人》是明代诗人王翰创作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这是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以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王翰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墨客,一直以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积极投身于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传承。然而,由于官场黑暗,他的才华和抱负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而受到排挤和陷害,使他深感怀才不遇的苦闷。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翰写下了这首悼念边懒懒道人的诗。边懒懒道人是他的好友,也是一位有才华的人,却因生不逢时,壮志未酬而英年早逝。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共同命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