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九夜月

标题包含
十九夜月
玉漏迢迢夜未央,俄看卯白上东方。其中桂影依然在,想是仙枝会短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的流逝,深夜漫长无边,看着凌晨的曙光出现在东方。那道月光依然存在于天空中,让人想象着月亮上的桂花树或许有着自己的四季轮回和生命历程。
去完善
释义
1. 玉漏:古代计时的仪器,这里代指时间。 2. 迢迢:形容时间过得缓慢。 3. 未央:未过半,这里指夜深时刻。 4. 卯白:太阳初升时,天微明的样子。 5. 俄:短暂的时间。 6. 桂影:指月亮的影子。 7. 仙枝: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桂花树。 8. 短长: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欣赏月亮的情景。首句“玉漏迢迢夜未央”,通过“玉漏”这一计时器,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夜的漫长。接着“俄看卯白上东方”,诗人以黎明时的曙光比喻月亮的升起,表现出夜空的寂寥与宁静。颔联“其中桂影依然在”,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中桂影的感慨,意味深长。尾联“想是仙枝会短长”,诗人将月亮与传说故事中的仙枝联系起来,寓意着人生哲理的哲思,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九夜月》是南宋诗人苏福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时,夜空中的明月皎洁如昼,月光洒在树枝上犹如繁星点点的美景。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人生际遇:苏福生活在这个时期,他是一位文采飞扬的诗人,但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然而,这种人生的挫折并未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在游历山水、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虽然政治腐败、外患不断,但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当时的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苏福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