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宿觉庵
雨过山庵树色鲜,江城四月尚衣绵。
本来行饭尝新茗,又得凭栏看插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雨过后,山中的小庙焕然一新,江城的四月仍然温暖如春。原本是出来散步喝茶的,却又可以站在栏杆上欣赏农民插秧的场景了。
去完善
释义
江城:通常指的是江陵城,即今之湖北荆州。
四月:农历四月。
衣绵:穿着棉衣。
行饭:一路行走吃饭。
新茗:刚摘的茶叶。
凭栏:靠着栏杆。
插田:插秧。
去完善
赏析
《登宿觉庵》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首句“雨过山庵树色鲜”描绘了雨后山庵的美景,清新的树木颜色在雨后的空气中显得格外鲜艳。第二句“江城四月尚衣绵”点明了季节和时间,虽然已是四月的春天,但江南地区仍然带着些许寒意,人们穿着厚厚的衣物。
第三句“本来行饭尝新茗”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的日常生活,简单的餐食与新鲜烹煮的茶水,让诗人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乐趣。最后一句“又得凭栏看插田”表达了诗人观察和欣赏农人劳作的场景,这种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这首诗增添了一丝恬静与安宁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宿觉庵》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06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繁荣,而北方则饱受战乱之苦。徐照身处江南水乡,一生辗转流离,曾参加过科考,但未能及第。这首《登宿觉庵》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