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十首 其一
惟上古尧舜。二人功德齐均。不以天下私亲。高尚简朴慈顺。宁济四海蒸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古代,有尧舜两位君主,他们的事迹和品德同样伟大。他们不把天下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过着简朴而慈悲的生活。他们的德行使得四海之内的百姓得到安宁和救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六言诗十首 其一:这是古代诗人嵇康的一组六言诗中的一首。
2. 惟上古尧舜:上古,指远古时代;尧舜,分别指中国远古时期两位伟大的统治者,尧和舜,他们以贤能而著名。
3. 功德齐均:功,指政治成就;德,指道德品质。齐均,平等、相同的意思。这句话赞美尧舜的道德和政治成就。
4. 不以天下私亲:私亲,私人亲戚,这里指自己的亲人。这句话赞扬尧舜不会将国家权力用于照顾自己的亲属。
5. 高尚简朴慈顺:高尚,品质高尚;简朴,生活简朴;慈顺,慈爱孝顺。这句话描绘了尧舜的形象,他们既有高尚的品质,又有简朴的生活态度,还有慈爱的孝顺之心。
6. 宁济四海蒸民:宁济,安宁救助;四海,泛指全国各地;蒸民,百姓,人民。这句话表示尧舜用自己的品德和能力使全国人民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六言诗十首·其一》是一首赞颂古帝王尧舜的诗歌,诗人嵇康通过描绘尧舜的高尚品德和治理国家的智慧,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篇两句“惟上古尧舜。二人功德齐均”,指出尧舜作为古代帝王,他们的功德是平等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尧舜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平等关系,体现出诗人公正无私的思想观念。
接下来的四句“不以天下私亲。高尚简朴慈顺。宁济四海蒸民。”是对尧舜品德的具体描绘。首先,“不以天下私亲”表明尧舜在治理国家时,没有将天下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为百姓谋福祉。这种无私的精神令人敬佩。其次,“高尚简朴慈顺”描述了尧舜的生活态度,他们在生活中崇尚简朴,同时对待人民充满慈爱,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最后一句“宁济四海蒸民”,表达了尧舜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能够使四海之内的百姓得到安宁与救济,体现了他们深厚的爱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尧舜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224年左右,嵇康写下了著名的《六言诗十首 其一》。这个时期,正值三国时期的后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政局动荡不安。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的重要文人代表,对时事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在他的一生中,他曾为官,但因不善于官场应酬而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的思想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主张自然无为、崇尚个性自由,并以此为指导生活,创作出许多传世之作。在他的时代,文人墨客们常常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而嵇康的这首诗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诗中,嵇康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其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如朝露般短暂,唯有珍惜当下,才能在生命的舞台上留下美好的印记。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与他在乱世中的坚定信仰和理想追求息息相关。总的来说,《六言诗十首 其一》是嵇康在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时,所展现出的一种超脱与坚韧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