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 其二
城里芳菲尽破除,更携宾从出东郛。
桃凭苦雨收红糁,李借风光耀雪珠。
碧水横隄春澹沲,石门弭盖步踟蹰。
细看名字苍崖畔,点检而今半在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市里的鲜花已经凋谢殆尽,我们带着朋友们向东边的郊外走去。桃花在细雨中渐渐失去红色,李子借助明媚的阳光闪耀着如雪般的光芒。碧绿的河水映衬着春天的淡雅,我们在石门下停驻脚步,犹豫着要不要前行。仔细查看山边那些古老的石刻,发现如今有一半都已经消失不见。
去完善
释义
城里芳菲尽破除:芳菲,花草的芳香;破除,凋谢。这句意思是城里的鲜花都凋谢了。
更携宾从出东郛:宾从,宾客和随从;东郛,东方的外城。这句意味着诗人带着宾客和随从到东外城去游玩。
桃凭苦雨收红糁:桃,桃花;苦雨,连绵阴雨;红糁,红色的果实。这句描绘了桃花在连绵阴雨中结果的场景。
李借风光耀雪珠:李,李子树;风光,风和日丽;雪珠,指李子的白色果实。这句表现了李子树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挂满果实的景象。
碧水横隄春澹沲:碧水,清澈的水;横隄,横卧的河堤;春澹沲,春天的平静水流。这句描述了春天清澈的水在河堤边静静流淌的景象。
石门弭盖步踟蹰:石门,石制的大门;弭盖,平息战争;步踟蹰,行走缓慢。这句意味着诗人走进石门时,步伐变得犹豫。
细看名字苍崖畔:名字,石刻的碑文;苍崖,苍翠的山崖;畔,旁边。这句意味着诗人仔细观看刻在苍翠山崖上的碑文。
点检而今半在无:点检,检查;而今,现在;半在,一半还在。这句表示诗人发现如今有一半的石刻碑文已经不存在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陪同陈使君游览东禅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首句“城里芳菲尽破除”点明了春天的逝去,繁花凋落,与第二句“更携宾从出东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走出城市喧嚣,步入自然的心境变化。接下来的诗句以桃花、李花为主题,表达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
在描绘风景时,诗人采用了细腻的手法,通过“碧水横隄春澹沲,石门弭盖步踟蹰”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好与宁静。最后两句“细看名字苍崖畔,点检而今半在无”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整首诗画面生动,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 其二》是南宋诗人洪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67年,即宋孝宗隆兴年间。此时,南宋王朝在军事上受到金国压力,政治气氛较为压抑。
洪刍出生于书香门第,曾担任州县官员。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他因不满现实而选择辞官回乡。这一人生际遇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对官场腐朽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这种情绪反映在他游历山水、与友人唱和的诗作中,如本诗所示。
在此时期,南宋社会相对稳定,文化发展繁荣。佛教信仰在民间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东禅寺成为了当地民众和文人墨客的重要活动场所。诗歌中所描绘的东禅寺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佛家清净境界的向往。通过游览古刹,诗人也表达了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