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舍南溪小桃花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
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树繁花耀眼如红霞,开放时优先占据春光。
可惜地处偏远无人欣赏,被遗弃在深山的杂乱林木里。
去完善
释义
《山舍南溪小桃花》是唐代诗人李九龄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来临时,山间小桃花盛开的景象。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山舍:山间的住宅或小屋。
2. 南溪:南边的溪流。
3. 小桃花:小桃树的花。
4. 一树繁英:一棵繁茂的桃树。
5. 夺眼红:非常鲜艳夺目。
6. 开时先合占东风:在开花时节,率先抢占春风的光顾。这里指桃花比其他花卉更早盛开。
7. 可怜:可惜。
8. 地僻无人赏:地处偏僻,无人欣赏。
9. 抛掷:丢弃。
10. 乱木中:杂乱的树木丛中。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山舍南溪小桃花》中,李九龄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一株小桃花。诗中的“一树繁英夺眼红”描述了桃花盛开时的绚烂景象,让人眼前一亮。“开时先合占东风”则表现了桃花在春天里独占鳌头的风采,充分展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然而,这株桃花却地处偏僻,无人欣赏,只能被遗弃在深山乱木之中。诗人通过这一现象,表达了美好事物被埋没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才被埋没的社会问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舍南溪小桃花》是唐代诗人李九龄的一首咏桃花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李九龄的人生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转折。他曾任职地方官吏,后因政绩卓著被提拔为京官。然而,由于他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因此多次受到排挤。在这段时间里,他远离了官场纷扰,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唐代,文人墨客们常常以桃花作为隐逸的象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李九龄在此时写下这首咏桃花诗,正是表达了他在隐居生活中对恬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