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卧病
家隔西秦无远信,身随东洛度流年。
病来旅馆谁相问,牢落闲庭一树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在遥远的西方秦国,没有亲人的消息,身在东方洛阳,度过一年又一年。生病在旅馆里,没有人关心问候,孤独地站在庭院中,听到树上的蝉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秦:指中国西部秦国故地,今陕西一带。这里借指诗人的故乡。
2. 东洛:即洛阳,位于黄河下游的河南省。这里借指诗人当时的所在地。
3. 牢落: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卧病旅舍时孤独与忧虑的诗。首句“家隔西秦无远信”描述了诗人离家千里,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的情景,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紧接着“身随东洛度流年”则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度过时光的无奈。这两句诗相互照应,充分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
“病来旅馆谁相问”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生病时无人关心的寂寥与失落。最后一句“牢落闲庭一树蝉”通过描写孤独的庭院和鸣叫的知了,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总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处境之中,感受到其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无助与忧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舍卧病》是唐代诗人李九龄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如官僚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李九龄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文人,一生漂泊不定,历经坎坷。他曾数次应试不第,一度落魄江湖。在这段时期,他因病困卧于旅舍,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旅舍卧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唐代天宝年间,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了较为完善的阶段,士人阶层竞争激烈。许多文人士子为了追求功名,背井离乡,四处奔波。然而,这种追求往往伴随着诸多艰难困苦,使得他们陷入生活困境。李九龄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文人的普遍命运,以及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