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中寄友人

标题包含
山中寄友人
乱云堆里结茅庐,已共红尘迹渐疎。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纷乱的云朵间建立一个小屋,已与世俗生活渐行渐远。 不要打听山野之人的生活琐事,只需欣赏窗前的流水与枕边的书籍。
去完善
释义
1. 乱云:形容山中云雾缭绕的情景。 2. 茅庐:用茅草搭建的小屋,这里指作者在山中的住所。 3. 红尘:比喻繁华的社会或世俗的纷扰。 4. 迹渐疏:指与尘世的联系逐渐减少。 5. 野人:此处指隐居山野的人,即作者自己。 6. 生计事:指维持生活的各种事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间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远离红尘纷扰、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首句“乱云堆里结茅庐”描绘了诗人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建立家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第二句“已共红尘迹渐疏”则表明诗人与世俗尘嚣逐渐远离,显示出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野间的日常生活:不问世事,聆听窗前的潺潺流水声,枕着诗书入梦。这两句诗意境优美,表达出诗人的超脱和闲适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寄友人》是唐代诗人李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创作背景如下: 在唐玄宗时期(公元712-756年),李九龄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然而,尽管唐朝初期国家繁荣昌盛,但在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边疆战事频发,民生疾苦日益严重。这种时代背景下,李九龄感受到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在这段时间里,李九龄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虽然才华横溢,却未得到皇帝的青睐。这使他更加珍惜与亲朋好友的相处时光,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他时常在山中游历,寄情山水,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山中寄友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以山中的景物为寄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用“片云”、“独鸟”等形象,表达了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对家乡故土的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