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浙江亭留题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浙江亭留题二首 其二
江头日暮虎成群,城北城南路不分。魏阙共瞻天际日,越乡遥见浙东云。湖山翠黛颦西子,江渚旌旗望北军。闻说汉廷将喻蜀,茂陵司马尽能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夕阳下,成群的老虎徜徉其间;城北路不清,仿佛融为了一体。我们共同仰望天空中的太阳,来自遥远越地的乡亲们也欣赏着浙东的云朵。西湖山水如美人皱眉,而江边飘扬的旗帜在向北方军队致敬。听说汉朝朝廷将要派使者去蜀地,相信茂陵的司马们都有满腹的才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浙江亭:位于江苏南京的一处亭子,供人休息并欣赏景色。 2. 虎成群:形容虎的数量多。 3. 魏阙:古代宫殿大门,此处指代朝廷。 4. 越乡:指浙江地区。 5. 浙东云:指浙江东部地区的云彩。 6. 翠黛:画眉的青黑色颜料,此处借指女子的眉毛。 7. 西子:指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相传为浙江人。 8. 江渚:江边的小块陆地或沙洲。 9. 旌旗:军队中的旗帜,用来指挥军队。 10. 北军:北方的军队,这里可能指的是金国军队。 11. 汉廷:汉朝的朝廷,这里可能指宋朝朝廷。 12. 喻蜀:比喻宋朝和金国的形势。 13. 茂陵:汉武帝陵墓所在地,位于陕西兴平。 14. 司马:官职名称,主要负责军事事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洪在临安(今杭州)浙江亭所作的留题诗。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成群的老虎出没,城北和城南路况模糊不清,表现出战乱时局的混乱景象。接着,诗人远眺北方的天际日和东方的浙东云,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湖山翠黛颦西子,江渚旌旗望北军”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西湖山水如同西施蹙眉般忧伤,而江边的战旗则意味着战争的临近。最后,诗人听闻朝廷有意派遣使者到四川协商议和,他期盼像司马相如那样有才华的人能够为国家排忧解难。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是郑洪游历浙江时留下的著名诗篇之一。在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江南地区的繁荣达到了新的高峰,浙江地区亦然,逐渐成为了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 诗人郑洪本人颇具才情,他在游历浙江期间,欣赏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触发了他创作的灵感。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政府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使得宋室的统治地位备受质疑。 在这种环境下,郑洪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无法回避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在诗中,他既表达了对于浙江美景的喜爱之情,又隐含了对时政的不满和忧虑。通过描述眼前风光的美丽,来衬托出国家的萎靡不振以及内心的焦虑。这首诗成为南宋时期知识分子精神矛盾的象征,流传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