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 其一
一舸浮江木叶秋,传闻飞鹊过扬州。自羞东嶂难为役,漫笑西行不到头。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犹想及关愁。故人喜意看先到,高唱君家八咏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号石麟,谥文忠。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军事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境并不富裕。自幼勤奋好...查看更多
yuki兰
去完善

译文
一艘小船在秋天的江面上飘荡,据说有喜鹊飞过了扬州城。 我对自己的才能感到自卑,无法胜任这个任务,只能自我嘲笑,觉得自己的路似乎没有尽头。 虽然我不能像古人那样中途放弃,但我也想从中得到安慰。杜甫也曾经忧愁过,因为他想要关心的人却远在千里之外。 幸运的是,我那些老朋友们的热情似乎先到了,他们在我之前为我欢歌,唱起了“君家八咏楼”的美妙歌曲。
yuki兰
去完善
释义
1. 一舸浮江木叶秋:舟名"舸",载浮在江上的小船。木叶指树叶。这句意为秋季乘坐小船沿江飘荡,落叶随波逐流。 2. 传闻飞鹊过扬州:“飞鹊”,比喻音信传递;"扬州",这里代指江南地区。这句表示听闻远方的好消息。 3. 自羞东嶂难为役:"东嶂",是当地的地名。这句说虽然难适应新环境,但必须努力应对。 4. 漫笑西行不到头:"西行",古代行旅方向之一。这句是说即使行进路途漫长也不放弃。 5. 供奉更吟中道放:"供奉",官职名称;"中道放",中途停止或离开的意思。 6. 杜陵犹想及关愁:"杜陵",古人居住地;"及关愁",反映出的忧虑和哀伤。 7. 故人喜意看先到:这句表示老朋友的好消息已经提前到来。 8. 高唱君家八咏楼:"八咏楼",指楼名。这句表示高声歌唱赞美好景。
yuki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则徐在听闻友人张仲甫被任命为东河官员时的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宦海生涯的感慨和期待。 首联“一舸浮江木叶秋,传闻飞鹊过扬州”描绘了一幅秋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一叶孤舟,飘荡在江水上,象征着诗人独自前行的心态。而“飞鹊过扬州”则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故地,开始新的征程。 颔联“自羞东嶂难为役,漫笑西行不到头”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和乐观。虽然他知道东河之役艰难重重,但他依然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而“西行不到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相信自己的前程是无可限量的。 颈联“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犹想及关愁”是对友人的勉励和安慰。诗人希望友人在新的职位上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也提醒友人不要忘了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安危。 尾联“故人喜意看先到,高唱君家八咏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他希望友人在新的生活中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而“高唱君家八咏楼”则意味着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
yuki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 其一》这首诗出自清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林则徐之手。这首诗歌创作于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 在这一年里,林则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负责处理鸦片战争后的局势。此时的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林则徐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在任职期间,他积极推行禁烟政策,严禁鸦片贸易,维护国家尊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林则徐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实现,这让他深感无奈和痛心。 在林则徐任职期间,他还结识了多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张仲甫等人。他们在共同的目标下相互支持,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这首诗就是林则徐在与张仲甫等人的交往中创作的,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yuki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