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八

标题包含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八
众回摩顶似缁流,四品头衔发许留。怪底向人夸栉沐,燕齐回子替梳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号石麟,谥文忠。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军事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境并不富裕。自幼勤奋好...查看更多
大蜻蜓儿
去完善

译文
大家如同僧侣般回顾头顶,四种身份的头衔仍然存留。奇怪的是他们还在向别人炫耀梳理头发的样子,就像燕国和齐国的理发师在互相替代。
大蜻蜓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回疆:指清朝时期中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包括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其以西地区。这里聚居着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 2. 竹枝词:古代一种描绘风土民情的小诗,以清新活泼为主。 3. 林则徐:清朝政治家,曾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期间严禁鸦片,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后因触怒英国被撤职。 4. 众回摩顶似缁流:此句描述回民(指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摩顶,指用手抚摩头顶;缁流,指僧侣。 5. 四品头衔发许留:此句描述清朝对新疆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官吏制度。四品,清代官员分为九品,四品为中级官员;发,发放;许留,允许保留。 6. 怪底向人夸栉沐,燕齐回子替梳头:此句描述回民的卫生习惯。栉沐,梳理头发;燕齐,泛指华北地区;回子,回民。
大蜻蜓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八》描述了边疆地区的回民生活场景。诗中“众回摩顶似缁流”一句,形容回族民众在生活中的虔诚态度,他们以摩顶的形式表现对宗教的信仰,如同僧人一般庄重;而“四品头衔发许留”则表示在当时的清朝,回族人民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歧视和限制,但仍然保有尊贵的身份地位。接下来的两句“怪底向人夸栉沐,燕齐回子替梳头”则是展现了回民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虽然头发被限制留存,但他们依然保持着整洁的外表,互相帮助梳理头发,这是他们维护尊严的一种表现。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回民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他们在信仰、身份地位以及个人尊严方面的坚持与执着。
大蜻蜓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代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中华大地经历了诸多历史事件,例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然而在这时期,诗人林则徐历经波折,得以出任云贵总督,并成为治理新疆的关键人物。 在林则徐任职期间,他倡导实业以改善民生、鼓励文人墨客的佳作创作。与此同时,外敌侵扰边疆,国难当头,林则徐这位军事战略家挺身而出,誓要保国安民。在对西方列强巧妙周旋的同时,他亲身勘察地理,调查风土人情,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对于实地所见所闻,他以诗为载体,记载下边疆地区的独特风韵和民情百态。 这首《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八》正是这一时期诞生的佳篇。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示了新疆地区淳朴的民风民俗及自然风光。作为当时的一位文化重臣,林则徐用诗歌表达了对边疆民众的关爱和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大蜻蜓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