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徐灵晖山舍
分坐桥边石,同归原上村。
窥灯禽出树,闻语仆开门。
雪后挑蔬洁,更深贳酒浑。
极知高卧久,吾贱不能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别坐在桥头边的石头上,一起回到原野上的村庄。
看见灯光从树丛中透出,听见声音仆人便打开了门。
大雪过后挑选蔬菜清洁干净,夜深时赊账买酒略显浑浊。
深知长久以来过着高雅的隐居生活,我的身份低贱无法与其相比。
去完善
释义
1. 宿:留宿,过夜
2. 徐灵晖山舍:诗人留宿的山庄,位于江苏扬州
3. 分坐:分开坐下
4. 桥边石:桥边的石头
5. 同归:一起回去
6. 原上村:平原上的村庄
7. 窥灯:从窗户偷看房间里的灯火
8. 禽:泛指鸟类
9. 出树:离开树木
10. 闻语:听到说话声
11. 仆:指家丁、下人
12. 开门:打开门
13. 雪后:下过雪之后
14. 挑蔬:挑选蔬菜
15. 洁:干净
16. 更深:夜深时分
17. 贳酒:赊欠买酒
18. 浑:浑浊的酒
19. 极知:非常清楚
20. 高卧:高枕而卧,形容生活舒适
21. 吾贱:诗人自谦之词
22. 不能伦:无法相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宁静田园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高尚情操。首联通过“分坐”和“同归”展现出游人之间的亲密无间;颔联通过“窥灯”和“闻语”细腻地描绘了夜晚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温馨;颈联通过“挑蔬”和“贳酒”展示了山村生活的朴素与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徐灵晖山舍》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左右,此时的赵师秀正处于中年时期。在这首诗中,赵师秀通过对山舍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在赵师秀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作为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赵师秀时刻关注着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然而,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并不顺利,曾数次被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进而转向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宿徐灵晖山舍》一诗中,赵师秀以“岩扉松径长寂寥”开篇,描绘了山舍周围的宁静景象。紧接着,他以“惟有秋蝉响得意”进一步渲染出山舍的寂静。这种寂静与下文中的“五更风雨梦初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宿徐灵晖山舍》的创作背景是赵师秀在南宋时期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通过描绘山舍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无奈。
去完善